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七十章 以戰代練

 
安定時代文官所推崇的“中庸”,會把時代的一切事務往“不作為”方向推進。

 
張周道:“陛下,臣倒是有信心,但需要時間來籌備。敢問陛下能給多少兵馬呢?”

 
既然談到要出兵,張周就需要商量點切實可行的。

 
如果只給他個萬八千的人馬,張周自然知道這不行,但要是給張週三五萬兵馬……就意味著要從宣府周邊乃至整個九邊抽調兵馬,文官會輕易同意?到時難免又要扯皮推諉。

 
朱祐樘嘆道:“朕也知道,若是要放開手腳去應戰,無論是兵馬調度,再或是糧草輜重,勢必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哪怕朝中文武大臣支持,西北各處也未必能協調妥當,更何況……朝中大臣本就多有異議,不會全力配合。”

 
張周點頭。

 
皇帝的話,等於是說出明朝中葉之後西北無作為的大問題。

 
就在於執行力不行。

 
文臣武將,或是邊軍將領,對於出兵的事沒什麼執行的魄力,都覺得可進可退,那還不如守在關塞之內當縮頭烏龜,出去打日子也是過,當縮頭烏龜日子也是過,那為什麼還要拼命?

 
一旦出塞戰略有誤,死傷多少人倒也不見得有多不可接受,但帶來的邊關局勢影響,涉及到屯田、日常生活等,必然受到太多影響,最後的結果……大家都一起來混日子。

 
越混,就越沒有執行力。

 
形成惡性循環。

 
刀沒架在脖子上,不知道危險。

 
張周道:“陛下,以臣看來,若要宣府出兵,大可也不急在一時,可先調動一萬兵馬到宣府周邊,進行日常的演練,待時機成熟之後,兵馬從宣府出兵。至於要出兵之事,也不必掩藏,如此可逼迫韃靼內部儘早開戰,如此對大明邊關影響,也能降到最低。”

 
朱祐樘想了想,點頭道:“秉寬你的意思是說,大明公開備戰,以此來威懾草原餓狼,讓他們自相殘殺,待等他們兩敗俱傷之時,邊關再出兵收尾?”

 
張周笑道:“如此說,也是最理想的狀態,想達到很難,但至少也能表明我大明出塞的決心。”

 
“嗯。”朱祐樘只是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戴義問道:“張先生,如此不會讓韃靼人過早備戰?如何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張周道:“這又不是襲營,何須打措手不及?”

 
“可是威寧侯……”

 
戴義正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卻不由往皇帝那邊看一眼,隨即低下頭噤聲不再發表異議。

 
他其實想說的,是王越打仗一向講求輕兵突襲,像什麼紅鹽池、威寧海之類的戰事,都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緩慢行軍,更多是靠王越審時度勢打韃靼人措手不及所取得的。

 
說白了,王越這個人喜歡劍走偏鋒,利用他的威望,搞那種千里奔襲一戰而成的戰略。

 
朱祐樘明白到其中的區別,笑道:“秉寬治軍,靠的不是奇謀,而是靠實力,劉閣老他們所提出的所謂穩紮穩打,卻不及秉寬的求穩。所謂的穩,也無須以土堡一步步推過去,而是靠治軍的紮實。秉寬,如果真給你一萬兵馬的話,需要備戰多久?”

 
張周道:“臣還想留在京城,不妨換別人去治軍。”

 
朱祐樘聽完之後苦笑。

 
剛說你治軍紮實,結果你卻說讓別人治軍,意思是你不想親自去送死?

 
“陛下,宣府練兵,所練的就是炮,也不必在關塞之內練,而在關塞之外,所行無須百里,輪番出塞演炮,對著草原轟它一轟,待真正出兵之時,草原那些中小部族,誰又願意來當炮灰呢?”

 
張周說出他的計劃。

 
什麼練兵,就是以戰代練,但所謂的戰,就是擺開架勢搞草原轟兔子的練。

 
讓韃靼人都知道,大明是玩真的,練兵時候都能把草原炸到滿目瘡痍,也讓那些不熟悉大明新炮的部族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

 
打心理戰。

 
等大明真正出兵要去跟達延汗或者火篩部決戰時,讓那些中小部族震懾於火炮和黃火藥的威力,不敢靠近協助。

 
“如此……挺好。”朱祐樘先是笑著點頭,隨即想到什麼,問道,“火藥和炮彈……會不會……不足?”

 
張周笑道:“陛下,說起來,最近炮彈的囤積還有些多。大明地大物博,在明確了各種炮彈的製造工藝和流程,材料也近乎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時,剩下就是如何將這些炮彈和火藥,用以斬殺狄夷。”

 
“好,那就聽你的,調遣一萬兵馬。從何處調?”朱祐樘問道,“京營嗎?”

 
張周道:“回陛下,臣請各處人馬,都調三五百兵,到宣府一同進行演兵,並以演兵為明目,進行以戰代練,訓練九邊重鎮各處的炮兵和炮手等,讓他們熟悉火炮用度。先前陛下讓西北各處鑄炮,不是也需要有懂炮之人來完成日常的防備駐守?”

 
“哦?”朱祐樘越聽,心情越是激動。

 
戴義一臉激動提醒道:“陛下,張先生此舉簡直是一舉多得啊,一邊練兵震懾草原部族,一邊訓練炮手。本來西北用炮,不也應該多訓練一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