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鍋端

 到時我直接在背後殺你們的族人,敢靠近一里,我就殺幾十個人,把人頭給你們送過去,就問你們怕不怕? 

 你們的牛羊,直接給你們全宰了,用刀殺太慢了,直接用炮轟,用黃火藥炸……要處決你們的人口和牲口,這點事不用你們草原人來教,我王某人絕對能做得出來。 

 敢長途奔襲與你們交戰,就做好了跟你們魚死網破的準備! 

 …… 

 …… 

 當王守仁把屠殺人質的方案跟馬儀交待清楚,明顯能感覺到馬儀臉上多了幾分血色。 

 馬儀感受到了王守仁身為將帥的“不擇手段”,或者說,王守仁是有深謀遠慮的,在這種你死我亡的時候講不殺俘的規則,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他要做的,就是把戰利品帶回大明,而且按照約定的,除非中途有不能全面兼顧而逃走的,剩下一人一牲口都不能少。 

 當晚威寧海東北角落很安靜。 

 王守仁讓人用篝火把營地照得很亮,甚至允許牧民連夜給牲口喂料。 

 同時王守仁也把部族中留守的長者叫過來,跟他們說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你們戰敗,就該臣服於大明,只要火篩投降,那你們就能得到保全,甚至牲口也還是你們的。可要是火篩執迷不悟,要繼續與我們相爭,到那時就是魚死網破。” 

 王守仁等於是告訴那些戰俘。 

 你們的命運不取決於大明將士對你們的態度,我們是希望你們活著到大明邊關的,甚至還會給你們繼續生存的基礎。 

 你們的命現在其實是被火篩和你們的家人族人所掌控,如果你們家族的男丁,也就是你們出征的騎兵殺回來,跟我們決戰,那你們就要被殺了祭旗。 

 族中留守的老者也都很忌憚。 

 有人提問道:“這些話,你不該對我們的族長和出征的勇士說嗎?” 

 王守仁道:“所以,如果當有你們的軍隊到來,我會將你們中一些老弱之人,派出去當使者,到時你們便把我的信和意思帶過去,告訴他們。” 

 王守仁並不會放婦孺去報信,因為他也知道,對於草原來說,女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是關乎到族群發展的重要因素,以至於在火篩出征時,其實部族中很多女性都是跟隨一起出徵的,除了能幫出征將士做一些後勤事務,同時也能保全他們最重要的財產。 

 孩子也是草原部族的未來。 

 草原人的壽命普遍都在三十歲甚至是二十多歲,如果他們中少了一代人,那很可能意味著一個部族的滅亡,光靠掠奪別的部族的女人來為他們生孩子,也沒法渡過青黃不接的一代人。 

 但族中的老者……尤其是那些沒有體力做活的,則對於部族來說沒什麼太大的價值,把他們放過去告知大明軍隊的意圖,也算是發揮了他們的餘熱。 

 …… 

 …… 

 當晚一直沒有發生戰事。 

 也是大明遠征軍在這一戰所表現出來的素養太過可怕,周圍即便還有部族的有生力量,甚至也有火篩留守部分在外圈的人馬,此時也不敢輕易來營救。 

 王守仁在天亮之前就佈置好。 

 每過一段路,都會留下一名族中的老者,讓他們停下來把話帶到。 

 遠征軍士兵在經過一夜輪番休整之後,精神明顯好了很多,天亮後又可以精神抖擻繼續南下。 

 但要往貓兒莊走……對於士兵來說,還是舉步維艱。 

 就算是下馬步行,也比現在隊伍的行進速度更快,尤其是那麼多牛羊,根本不聽使喚,有牧民相助,也無濟於事。 

 牛羊自行都會去找尋有水草的地方。 

 王守仁此時也放平心態了。 

 索性沒法在不遇敵的情況回大明邊關,那就不在意走快還是走慢,反正也會遇到,反正之前用的威懾法也不見的能起效,那就穩紮穩打,王越能通過晝伏夜出二十多天抵達威寧海,他憑什麼不能用二十多天把這些戰利品帶回大明呢? 

 “這麼走,不行啊。” 

 曹順是軍中唱反調最多的那個人。 

 當天中午時,也沒有埋灶,將士們現在倒也不缺口糧,從蒙郭勒津部的存糧中,他們找到了很多的肉乾和各種糧食作物,現在屬於想吃什麼吃什麼。 

 很多馬匹拉著的馬車上,滿載著韃靼人的老弱婦孺,他們一路上也沒什麼悲鳴,似乎也料到了當俘虜的下場就是被人當牛羊一般趕著走。 

 這麼行進的結果,就是王守仁不時就能得到各處有韃靼人接近的傳聞,但也出奇的,沒有任何一路人馬敢直接靠近。 

 一來是因為這些人馬的數量都不多,他們知道跟大明遠征軍的實力沒法正面抗衡,再加上他們本身不屬於同一個部族,短時間內也沒法結成同盟。 

 對於土默特等部族來說,別看他們平時跟蒙郭勒津部是盟友,但若是蒙郭勒津部的大後方被大明一鍋端,那蒙郭勒津部的草場就會為他們所有,現在他們還不如去防備火篩搶他們的牛羊和女人……難道要為了蒙郭勒津部的這些人畜,去跟大明直接交惡? 

 再加上現在蒙古右翼主要部族力量,都在西邊準備跟達延汗決戰,現在大明的軍隊只把蒙郭勒津部的大後方給掠奪了,沒動他們的基本盤,他們現在保護自己的族人還來不及,至於搶回蒙郭勒津部族人的事情,也只有火篩自己才能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