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歸途

 不是你說王守仁敵人是紙老虎,我們就相信的。 

 我們要的是用火器來威懾他們,現在他們不敢全面突擊,除了忌憚我們押解人質之外,也因為我們有火器坐鎮,一旦他們發現破綻,還是會毫不留情殺過來的。 

 軍前會議,每個人的臉色都有些凝重。 

 身為百戶的劉貴突然道:“東邊不是有座山嗎?我們何不以山為背,與之一戰?” 

 曹順怒道:“你算什麼東西?這裡有你說話的資格?靠著山,那意思是我們在那等死?” 

 劉貴不明就裡,在他看來,背靠著山,只能是讓自己背後沒有什麼威脅,可以專心致志對付面前的敵人。 

 既然陷入重圍,被人圍三闋一,難道不該把後路也給堵上? 

 但如此做就是告訴曹順等怕死的人,我們不往南突圍了,就直接原地守著,就是要把自己做出困獸猶鬥的姿態。 

 王守仁目光灼灼打量劉貴一眼,眼神中突然透出幾分欣賞,大概在這時候,劉貴所提的建議算是能選擇最好提議…… 

 什麼繼續南下…… 

 既然無法突破火篩本部前旗的五千兵馬所組成的屏障,那就先想怎麼保存有生力量,或者更重要。 

 王守仁道:“劉百戶所提也乃正途之選,以無法翻閱的陡峭險峰為憑靠,背向山峰,也能發揮火器的優勢,臨時搭建堡壘和工事,也能利用火器與狄夷抗衡。” 

 “你……”曹順一聽就不爽了,“王大人啊,你這也是想等死嗎?” 

 王守仁搖頭道:“我們狄夷上萬的男女老幼為質,他們要來攻山,便以這些人擋在陣前,埋設威武天火藥,一併炸死!” 

 關敬作為執行副將,馬上領命道:“得令!” 

 “等等!” 

 曹順馬上叫停了關敬,“要把兵馬駐紮在靠山的高處,水如何能保障?那不是找死嗎?何況現在***也沒殺來啊!” 

 曹順是不想去等死的。 

 王守仁則態度堅決,也算是借曹順的質疑,給在場的將士做了解釋:“爾等聽好,現在是我等固守待援的良機,我軍水袋可支撐三天以上,若三天之內大明援軍仍舊不到,便只能炸死***牧民,全軍突圍出擊。沒有水源和糧草的擔憂……更何況,我們還有數萬只牛羊……” 

 他就是想提醒曹順這手下的將士。 

 這不是土木堡之戰。 

 什麼水源問題,那都不叫事,身上的水足夠三天所用,若真熬到三天援軍還沒來,那也不用找水了,直接可以殺了抓來的俘虜和牛羊,帶兵衝殺出去,能突圍幾個是幾個。 

 孫上器道:“目前一萬多***牧民,加上那麼多牛羊,還有軍中將士,陣仗的確是有些大了,軍中防備起來很容易顧此失彼,王少將軍此提議甚好。” 

 雖然威寧海一戰是王守仁指揮得當取得的。 

 但王守仁以前畢竟沒有實際帶兵經驗,他的威望也不高,在這種關乎到是進是退,生死存亡的大事上,其實很多將領都把目光往曹順身上瞄。 

 打威寧海那是不得不打,到了也要戰。 

 可現在貓兒莊就在眼前,過了貓兒莊一百多里就能到大明大同邊關,如果放棄草原牧民俘虜和牛羊,以快馬突擊,還是有機會殺回去的。 

 這時候必須要有足夠的信心,才能把自己擺在破釜沉舟的立場上。 

 而孫上器的話,算是變相的“一錘定音”。 

 因為孫上器背後是火器營,也就是軍中的炮兵營,以及孫上器是張周派來的監軍,大明錦衣衛千戶,相當於督戰隊的人,連孫上器都認為現在應該收縮防線,把前後拖拉了三四里甚至是五六里的遷徙隊伍給整到一處,軍中將士再一想,這位王主事也沒反對三天之後的突圍戰,那就不如先把兵馬集合在一處。 

 或者不用突圍,大明的援軍就到了呢? 

 有將領在人群后面問一句:“大同鎮的兵馬能來吧?” 

 在場將領都很尷尬。 

 一個個也不是傻子。 

 大明的邊軍如果有那麼高的效率,也不至於在他們出兵這麼多天之後,大同的軍隊仍舊沒有過貓兒莊,照理說他們現在殺到這裡,應該所面對的不是什麼火篩本部前旗兵馬,也不會是三面夾攻,而應該是迎接他們凱旋的大軍。 

 現在沒有……三天之後很可能也沒有。 

 只有傻子才會期望於三天后會跟現在的局勢完全不同。 

 王守仁看出軍中士氣的渙散,他厲聲道:“諸位,無論大同鎮是否出兵,張制臺的人馬一定會來,且會帶著神威遠炮和神威重炮而來,到時韃靼人將會不戰而自退!難道你們想讓到手的功勞飛走,回到邊鎮之後被人嘲笑是不能死戰的懦夫嗎?” 

 現在也只能用各種方法去為這些將領打氣。 

 王守仁畢竟不能把全軍將士都召集起來挨個談話,首先要讓這群帶兵的人有信心,才能把這場仗打下去。 

 而他所給的理由,一是提出張周的“牛逼”。 

 你們不相信邊關各鎮的將士,難道還不相信那個能掐會算的張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