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 格局變了

 明明過幾年,己方能拿出更多有優勢的武器,平定起來更容易,為何要趁著現在糧草和輜重都不足的時候去勉強呢? 

 打個火篩都很費勁,更別說是達延汗等部族一起上了……一旦大明拿出要踏平草原的架勢,草原各部族也一定會摒棄前嫌,一致對外的,或許還就此幫蒙古右翼免除了覆滅之災呢。 

 打一槍就跑,這是張周現在所定的戰略。 

 他王守仁把打一槍的任務完成,張周現在就是在幫他一起執行“跑”這一步的戰略,看起來是在撤退,但其實就是讓出場地,讓達延汗跟蒙古右翼之間狗咬狗。 

 “我下一步的計劃,是準備從延綏出兵,由那位三邊總制親自領兵,收復河套,但或也要先等一兩個月,但我估量,韃靼各部或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撤出河套等地。這還要歸功於伯安你。” 

 張周用欣賞眼光望著王守仁。 

 王守仁急忙道:“不敢當。” 

 嘴上這麼說,但王守仁心裡也認為,奇襲威寧海和土山之戰,對大明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既震懾了火篩,如張周說的,把火篩給薅禿嚕皮,也讓達延汗等部族意識到,強行跟大明交惡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大明邊軍如今鋒芒畢露,三千兵馬就敢抄你老窩,他們還敢往河套駐軍的?讓大明感受到威脅,大明一旦出兵,草原格局如何就難說了。 

 “先進關口,這次咱就直接駐兵大同,其實我也想去問問那個大同巡撫,軍令下達的那麼清楚,為何執行起來這麼費勁呢?” 

 “看來是該琢磨一下,你到底是駐守大同好呢,還是讓你回去駐守宣府。” 

 王守仁一聽,張周這是打算把宣府巡撫洪漢也給換了? 

 卻也覺得這場仗打得很值,能擢升為巡撫就罷了,居然還能由他自己來選在哪當巡撫? 

 …… 

 …… 

 兵馬一路急行軍到陽和口。 

 因為提前已派人進關口打了招呼,陽和口的守軍將領,陽和衛指揮使宋憲甚至帶兵出關塞相迎。 

 張周是在關口以北五里外,一邊安排兵馬駐守,一邊讓人往關口內趕俘虜和牲口,同時見到了來給他行跪禮相迎的宋憲本人。 

 “宋指揮使,客氣了客氣了,起來,戰時也就不必拘禮,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帶兵取得威寧海、貓兒莊兩戰大捷的王守仁王中丞。” 

 張周還不忘給宋憲引薦王守仁。 

 這倒讓王守仁有些不好意思。 

 張周現在走到哪,都想把他好好推崇一番,他知道張周沒有惡意。 

 以他的揣度,張周正是想讓人知道,他王守仁是其得力干將,以後要替張周駐守在西北,成為下一個安邊侯朱鳳,或者是下一個王瓊。 

 王瓊雖然有軍功在身,但功勞明顯沒有他王守仁顯赫,但王守仁也自知不過是聽令而為,威寧海和土山兩戰,名義上是由馬儀和曹順指揮,而他不過只是個兵部主事,的確很需要張周這個“靠山”。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 

 你再有遠見抱負,能力再大,別人對你也只是禮數上的尊重,不會發自由衷。 

 但若張周在人前好好把他推崇一番,那就不一樣了,別人就算不看他王守仁軍功的面子,也要看在張周的面子。 

 張周不但上通天意,更得聖心,隨便灑點出來就能把軍功恩澤給廣佈,西北將領誰不想跟著張周混? 

 見禮之後。 

 張周問宋憲道:“本官以皇命,令大同鎮出兵貓兒莊,何以到現在卻好像沒動靜?宋指揮使,你可知曉情況?” 

 “聽說是……兵馬出關隘,但幾日之後……便遇狄夷襲擾,兵馬又撤回關內……” 

 “呵呵。” 

 張周笑看著一旁的王守仁,大概是在說,你現在知道我營救你為何那麼迫切著急了吧? 

 我不去救你,是真沒人救。 

 “可本官一路走來,卻聽說***都被王中丞的兵馬牽制在貓兒莊,哪來的***襲擾關隘?看來大同巡撫及地方將官,不太能領會別館之意啊。”張週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 

 宋憲不知該怎麼回答。 

 王守仁倒是想提醒張周,現在咱在大同地面上,還是別隨便去非議這些地頭蛇。 

 萬一讓地頭蛇覺得你有意要治他們的罪,給你使絆,甚至找我們的麻煩,那就不太好了。 

 反而是宣府之地,才是我們出兵和應該回去的地方,那邊就算有個馬中錫……也不是***煩。 

 張周道:“大同巡撫難成大事啊。” 

 這評價就很尖銳。 

 歷史上的洪漢,也正是因為火篩寇邊時,其抵擋不利,在弘治十三年六月被召還京師,並在當年奪職閒住。 

 接替洪漢的人,是以善於賄賂和巴結的閹黨成員劉宇。 

 “前兩日,本官以快馬送戰報往京師,過陽和口,沒遭遇阻攔吧?”張周問道。 

 宋憲急忙道:“未有,已順利過關口。” 

 “那就好,估計草原大捷的消息,也快傳到京師了,也算是給陛下一個交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