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五章 寵辱不驚

 但有關張周撤回關內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也就沒法知道這場戰事的確切結果。 

 “……一萬六千多俘虜,幾萬頭牛羊,一天能行進個十里八里的怕就不容易了,能否入關還真難說呢。” 

 有人也在唱衰。 

 這種論調,更符合文官的預期。 

 只有文官那邊比較講求論資排輩,張周屬於新貴,如果被張周搞出這麼個大事件,還從草原上全身而退了,對於文官利益影響是最大的。 

 至於武勳那邊……只有當天的張懋臉色是繃著的,因為好像張周崛起唯獨對他影響最大,至於別的武勳,都是很樂於看到大明軍事崛起,這對他們來說也將意味著要熬不出頭了。 

 至於是誰提督京營,對我們這些普通勳貴來說有那麼大區別嗎? 

 反正不是張周,也是張懋這老頭子,而且很可能是一代一代傳下去。 

 有張周攪局,反而對都督府的格局會產生影響,說不定我們就有機會上位了。 

 朱祐樘當天來得很晚。 

 不過皇帝提前沒有召見任何一名大臣,當天也沒什麼人請假或者休沐,因為他們也知道今天日子特殊,朝堂上很可能會出現論功請賞的事,就算不想來當見證者,也不想在這種大朝會上不露臉。 

 誰不來,就意味著不給皇帝面子。 

 “劉閣老,今日或涉及論功之事,該怎說?” 

 劉健本還在跟李東陽低聲說著什麼,卻是徐瓊往他這邊過來。 

 只有徐瓊這樣在文官中相對中立的人物,才會於此時問出這麼敏感的話題。 

 要論功行賞,涉及到三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問題”。 

 張周自不必說,而王守仁也是個新科進士,這麼大的功勞似乎必是要賜爵的,但賜什麼怎麼賜,都是有講究的,王守仁功勞再大,難道他想跟張周變成一夥,同樣為朝中主流文臣所不容? 

 至於馬儀……這是正統文官馬中錫所參劾的贓官,他戴罪立功就罷了,還取得這麼大的功,親自斬首就好幾藉,更別說是全盤指揮的功勞。 

 作為宣府前總兵官,直接升伯爵似乎比王守仁都更容易。 

 一下跑出這麼三個難題,也難怪徐瓊要先過來問問。 

 不然禮部真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這件事。 

 謝遷則笑道:“戰果未出,也不急著論功吧?哪有戰事不結束,就先想著論功行賞的?不怕樂極生悲?” 

 通政使元守直插嘴道:“聽說火篩可是帶了數萬兵馬撤回來,要跟姓張的決一死戰,姓張的手頭上就那麼點兵馬,他敢一戰嗎?” 

 “哎呦,元銀臺,你可一定要息怒。”謝遷笑呵呵道,“就算你要用激將法,在這裡說也不合適。王伯安有一戰的勇氣,他張秉寬可就未必了,不然為何不是他張秉寬親自帶兵奇襲威寧海呢?他跟王世昌可不同啊。” 

 謝遷這就是遵循昨日李東陽最初提出的構想,以王守仁的功勞來壓張周的。 

 一旦一次功勞由不同的人來分擔,那就可以彰顯其中一人,來抵消別人的,正是此消彼長的意思。 

 一功不二算,你張周沒親自領兵,總不好意思搶你自己舉薦出來的領兵將領的責任吧? 

 張懋走過來,目光深邃面含諱莫如深笑容道:“能決戰千里之外,也不失為千古名將之典範,老夫可聽說,此戰中威武天火藥發揮了無比大的功用,也是因為火炮難懈怠,也不過是帶了一些輕炮,效果皆都不佳。” 

 看似張懋是在幫張周說話,但也有提醒在場之人,其實還是黃火藥的功勞。 

 就算張周是發明者,但也不能每次用了黃火藥取勝之後,都要記他一次功勞吧? 

 大明以前取勝,也沒見得去給打造兵器的,或者是曾經發明火藥、火銃的人計功勞,更沒有給他們加官晉爵吧? 

 謝遷道:“我們也不能否認,張秉寬用兵之神,但他還是太過於怕事,再就是他引兵西進,也有違先前於宣府周邊演炮的初衷,這算是擅自用兵吧?” 

 “對,對。”旁邊有人附和。 

 總算是抓住張周的小辮子了。 

 李東陽道:“於喬,別說了。” 

 謝遷自然是因為氣不過,才這麼說,他所謂的氣不站在大明立場上,純粹是站在文官,或者是他自己的立場上。 

 但他還是依言不再多去評價。 

 馬文升道:“如何論功行賞,要以實際來論,當有先例來支撐,無先例可援引的也要看陛下的意圖如何。至於宣府及各鎮出兵之事,兵部是提前知曉的,只是未在廷議上提及。” 

 馬文升其實也是來駁斥謝遷的。 

 皇帝提前召見你們閣臣,兵部對此也都是知根知底,咱為何要在張周取得大勝之後,去潑張周的冷水,讓陛下不悅呢? 

 實事求是一點不好嗎? 

 劉健點頭:“正是如此。論功之事,當以實際情況為先。” 

 如此說,其實算是奠定個基調,不是謝遷來代表內閣,而是我劉某人。 

 不要因為謝於喬說過什麼而去死踩張周,今天咱就是順著皇帝的意思來辦,沒辦法抗衡張周的崛起,那就要先學會縮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