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五章 你看這樣多熱鬧?

 王守仁跟朱鳳描繪著他理想中的場景。 

 但無異於對牛彈琴。 

 朱鳳雖然為人灑脫,喜歡交朋友,但他並沒有浪漫主義色彩,在他看來這鬼地方是***的地頭,能遠離還是遠離點好。 

 “王教官,不是我非要說喪氣話,只是我覺得,哪裡好都不如京城好,我還是想在京城裡過日子,哪怕平時沒事去教坊司喝喝酒,也是極好的。” 

 朱鳳也把他的理想生活描繪出來。 

 王守仁一聽就知道,這位小侯爺就是被人強行架著上戰場的紈絝勳二代,這要是沒有張周……估計朱鳳一輩子就是個混吃等死的命。 

 “與世無爭,也挺好。”王守仁點頭,他沒有去否定朱鳳的理想,但也不會贊同,“待將來有機會,你我也可在京師把酒言歡。” 

 朱鳳一聽,登時好像是說服了王守仁一般,顯得很激動道:“一定!等王教官去了,哪裡有好酒,哪裡有好的唱曲的姑娘,我一概都清楚。京城之地我熟……但其實我對南京城更熟……如果有機會的話,一起去南京城也可。” 

 “好。” 

 王守仁是那種善於跟手下打成一片的主帥。 

 也懂得“投其所好”,而且朱鳳的理想算是那種“人畜無害”的,這時候互相恭維迎合一下,王守仁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 

 …… 

 皇宮,乾清宮內。 

 朱祐樘接見了前去迎接火篩的使者林瀚和張懋,並聽取了他們對於這次迎接火篩細節的奏報,尤其當聽到京師軍民上下皆都感受到振奮時,朱祐樘也似乎隨著百姓那激動的心而起伏,那種感覺……他這個皇帝最強烈。 

 要說百姓有面子,哪有他這個皇帝臉上的光彩更耀眼? 

 “兩位辛苦了。”朱祐樘微笑道,“此番迎番使,你們二位有功,朕會嘉獎。尤其是林卿家你,在國子監中兢兢業業多年,乃學界之楷模,秉寬還一直在朕面前提及你的才學深厚,多次跟朕舉薦你。” 

 林瀚本來還覺得,跟張周有聯繫也沒什麼不好。 

 但聽到皇帝如此明顯的拉幫結派的語言,大致覺得皇帝是要把他拉過去到一個陣營……他作為傳統文臣出身,自然會覺得……彆扭。 

 哪怕劉健和李東陽他們從來都沒把我當“自己人”,但也不代表我要跟陛下您共同進退啊? 

 “臣愧不敢當。”林瀚道。 

 張懋在旁笑道:“林祭酒的名聲,早已名揚海內,連老朽都心嚮往之,多想年輕一些,跟著林祭酒你多學習治國之道?” 

 林瀚一聽,心說,你張老頭要臉不?這話這麼酸,你是怎麼說出口的? 

 朱祐樘道:“朕有意要在一兩月之內,將秉寬調回京師,朕主要是想讓他教授太子的學問。林卿家在治學方面卓有建樹,朕也想調你入翰林院內,協助教導太子,你可有此意向?” 

 “這……” 

 林瀚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 

 他到底是正經的翰林官出身,當年以庶吉士入館,擢編修、修撰,在翰林院二十個年頭,他沒有從政地方的經歷,這也是他專注於教學而不精通於官場之事的原因,因為除了翰林院和國子監這兩個地方,他到現在都沒機會去參與到別的朝廷事宜。 

 歷史上他也直到晚年才被調出京師,到南京任職。 

 要說教導太子……此差事對他來說,其實是挺好的,正好是發揮所長。 

 但他生平志願,還是能在官場上更進一步,總不至於自己已經六十六歲了,還一直在教學,連個晉升尚書的機會都沒有吧? 

 張懋笑道:“怎麼,林祭酒不願意?” 

 “臣若有機會,自當盡心竭力教導太子。”林瀚當然知道這是好事,或者說皇帝是出自好意。 

 他也不知道這事是否跟張周有關。 

 如果皇帝讓他回翰林院,以他目前的官職,最少也是侍讀學士、侍講學士起步,雖然暫時沒機會當六部尚書,但居然有機會入閣了你敢信?林瀚當然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入閣……甚至當個學士……都有點太奢望。 

 朱祐樘微笑點頭道:“看朕說到哪裡去了?你才剛到吏部,這邊的事也才剛開始熟悉,立時將你調走也不合適。這樣吧,等秉寬回來之後,再酌情看看哪裡有空缺,讓林卿家你有機會多為朝廷做事。” 

 “是。” 

 林瀚急忙行禮。 

 聽這意思。 

 自己已經不再用走吏部考核和廷推舉薦那一步,直接皇帝和張週二人商量一下就能決定了。 

 這就很……過分。 

 他心裡也在琢磨,這是不是一條賊船?我需不需要跳船求生呢? 

 不捨得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