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婚

 納妾並沒有拜堂的過程,新娘子直接被送進了內院,而張周則留下招呼在場的賓客。 

 朱祐樘沒來,在場賓客中,由張周負責招呼在場的文官;張侖、周瑛和周瑭負責招呼武勳;唐寅和徐經則負責招呼江南所來的舉人、貢生等。 

 在場人中……沒有任何一個跟張周有親屬關係的,本來蔣德鍾父子倆想來參加,但被張周以“不方便”為由給回絕……哪有老丈人來參加女婿納妾婚宴的? 

 就算你蔣老頭不介意,我張某人還介意別人說我不懂規矩呢。 

 …… 

 …… 

 酒宴開始。 

 還沒等酒過三巡,張周跟徐瓊也還沒聊上幾句,那邊便有消息傳來,說是御駕親臨。 

 張周和在場文官、武勳,需要親自迎接到門口。 

 卻是朱祐樘一身常服,徑直從門口進來,負責維持場內秩序的錦衣衛,也只是比朱祐樘早進來一會。 

 “秉寬,諸位……不必多禮。” 

 朱祐樘說著,徑直迎到張周面前。 

 其實張周也只是表現出要拱手的樣子,也沒說多有禮數。 

 周圍那些基本沒有面聖機會的中下層官員,還有來的士紳等,則跪倒了一片。 

 蕭敬笑著道:“不必多禮了!陛下有旨,起來起來。” 

 朱祐樘跟張周近乎是勾肩搭背,一起走到了主桌前,朱祐樘也毫不客氣坐在了單獨為他準備的位子上,連蕭敬和牟斌都只能立在他身後。 

 “諸位,請坐。”朱祐樘笑道,“今天朕不過是出來湊個熱鬧,秉寬成婚,是朕給賜的婚事……怎沒見林侍郎?” 

 張周道:“陛下,林侍郎今日還留在自家府上,或是也有賓客要招呼。是否派人去請過來?” 

 朱祐樘笑著擺擺手道:“朕不會多盤桓,就不必去請他了,以後朝上會經常見。對了秉寬,朕還給你帶了一些賀你新婚之喜的禮物,都讓人給你送過來。” 

 錦衣衛和金吾衛抬著不少的箱子進來,大大小小一堆,張周也不知道里面具體是什麼。 

 是否貴重不重要,皇帝親臨,還帶了禮物,這就顯得很禮重。 

 大明上下,無論是誰成婚,皇帝都不會親自駕臨……張周這也是獨一份的。 

 “喝酒喝酒。”朱祐樘道,“酒宴不要為朕所擾,朕今日也不過是來與宴的,當成一般的賓客便可!” 

 …… 

 …… 

 皇帝這一來。 

 有關敬酒等事,自然都要面朝皇帝……張周倒好像成了配角。 

 不過就算是當配角,別人也會對張周羨慕不已。 

 主持酒宴的,也不再是張周,而是禮部尚書徐瓊……這就體現出徐瓊到來的作用,以他的老成持重,給主持了一場民間的婚事,卻還是納妾的婚禮……這點連徐瓊自己大概都會覺得很懊惱鬱悶…… 

 我堂堂大明禮部尚書,成了婚禮司儀? 

 朱祐樘也只是喝了三杯酒……還按照張周的吩咐,提前給換成了清水。 

 也是最近朱祐樘還在調節身體,再加上朱祐樘自己的確是……不勝酒力。 

 讓他喝三杯的白酒,以那不過尚可的虛弱小身板,還不定出什麼亂子。 

 三杯酒下肚,朱祐樘卻還是執意讓蕭敬給他換上真正的酒,他起身道了祝酒辭:“朕感念秉寬對朝廷所做的一切,包括救公主和太皇太后安危,他乃是大明的功臣,未來大明的希望。朕對他期許頗深……如今他新婚燕爾,朕除了是來道賀之外,也是想說,以後諸位卿家也應當與他精誠配合,如此匡扶社稷為好。” 

 “謹遵聖誨。” 

 眾人正要與皇帝同飲。 

 卻聽朱祐樘還有下文:“朕先前翻閱細讀了秉寬你所寫的手札,涉及到你所領悟儒學的精髓,朕認為著實有意義。朕今日也想在這裡,希望諸位能多聆聽秉寬對於儒學的感悟,將來以此為修身立身的典範。” 

 這點是張周和徐瓊等人都沒想到的。 

 皇帝居然會在這種時候,於近乎公開的場合,為張周所修撰的書籍背書。 

 這等於說,張周正式所立的“心學”,將會有皇帝為背景。 

 張周感覺到,今日的婚宴細節傳出去之後,只怕傳統理學跟新興心學的爭鋒,也會進入到白熱化,而本來還在猶豫力挺心學還是儒學的傳統學者,會有更多人站在心學一邊。 

 這可比歷史上陳獻章、湛若水和王守仁他們,靠開學壇於民間講學,推廣心學要便利許多。 

 歷史上是自下而上,而現在近乎是可以自上而下了。 

 好嗎? 

 張周想了想,也不全是好的,不走群眾路線,容易出現假大空,以及跟底層學術研究者脫節的情況。 

 不過好在一切都是經過整理之後的集大成,在研究和探索方面,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推廣角度來說,已經是滿分開篇,不在意細節了。 

 “朕敬諸位。”朱祐樘主動將酒水飲下。 

 來訪的賓客一邊在喝酒,一邊在想……這輩子能跟皇帝一起喝酒,還得到皇帝的敬酒……死而無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