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長夢多,一了百了

 文華殿。 

 十一月初二的經筵,是當年最後一場經筵,皇帝在結束之後宴請翰林經筵官。 

 等翰林經筵官離開後,皇帝才召見了當天並未參加經筵的張周,並將朱厚照也留下來,將沙盤和地圖等都擺好,由張周為朱祐樘父子二人講解遼東戰局。 

 一旁唯一有資格旁聽的,是馬上要接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蕭敬。 

 “……從大寧往北,一直過灤河,再到潢水兩支,這一片區域以往多是朵顏和泰寧兩衛入冬南下活動的區域,而在今年韃靼小王子東漸之後,朵顏三衛皆都未有南下活動的跡象,全在於過去數月,遼東和薊州兩鎮兵馬出關巡防兵馬已成常態,朵顏三衛即便入冬也不敢隨便南下。” 

 “設伏的地點是在潢水北支的上游,這裡在大寧以北二百六十里,克什旦部右翼所在,這周圍多都荒漠和戈壁,但因靠潢水,路途相對平坦,按常理來說難以形成設伏之地,卻正好地勢狹窄,大明兵馬可陳兵於兩岸,無論朵顏三衛哪一部從此經過,將會不得不往北路逼退。” 

 “到時遼東巡撫親率兵馬,將會從兩側包裹合圍,逼三衛不得不棄族民而以騎兵突圍,到時便可甕中捉鱉。此為趕狗入窮巷之局。” 

 張周把能標註的點,各自在沙盤和地圖上都做了說明。 

 朱祐樘早就知道此計劃,也只是微微點頭,只要是張周所制定的計劃,他近乎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朱厚照在旁邊眨著一雙天真的眼睛問道:“他們就沒別的路走了?” 

 朱祐樘笑道:“太子,這就要說到你張先生用兵之詭了,他大張旗鼓從遼東出兵,並不走寧遠、義州等處,卻專挑朵顏三衛東南方的瀋陽中衛出兵,以此朵顏三衛若北撤,大明兵馬只需北進,便可將其先前為韃巴圖蒙克所佔之土皆都收回。” 

 朱厚照聞言皺眉,聽父親講什麼東西,讓他既著急又覺得沒營養,他道:“父皇,這意思是朵顏三衛北邊有巴圖蒙克的人馬,他們不敢往北,所以只能往西,我們在他必經之路上埋伏,是這意思吧?” 

 “就是啊。”朱祐樘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解釋得很清楚。 

 朱厚照道:“兒臣問的是,沒別的路走嗎?” 

 朱祐樘看著張周,意思是你來給這小子解釋吧。 

 張周笑道:“路是有的,但在蒙古東部,荒漠和戈壁灘很多,往西走的路要麼已為韃靼察哈爾部一些小的部族所佔據,要麼路上更為兇險,經常要穿過上百里的戈壁灘,在入冬之後被雪覆蓋,道路難以分辨,而沿著河流走,往往是最容易區分道路的。” 

 朱厚照笑嘻嘻道:“你已經預感到,草原要下雪了是吧?” 

 張周搖頭:“沒有,下不下雪都一樣,也因為朵顏三衛如今兵馬已成殘缺,他們經不起損失,彼此之間也無法取信。在此等情況下,必然是分路而行,走潢水北岸,是我按照他們可能行軍的路線做出的推測。” 

 “不確定啊?”朱厚照有些指望。 

 朱厚照埋怨道:“太子,行軍打仗,不可能每次都有十足把握,要根據形勢審時度勢。” 

 朱厚照比劃著地圖道:“從薊州出兵,到克什旦這塊地方,路上這麼遠,***就能絲毫不覺察?萬一路上被***發現,他們提前預警的話,那不但埋伏的事容易功虧一簣,很可能還會被反埋伏呢。” 

 張周笑道:“太子殿下,這不都說了,在韃靼小王子東進之後,大寧周邊方圓二百里範圍之內,其實已無各部族活動之動向。這片區域,從目前來說,已在大明騎兵的威懾範圍之內。” 

 朱祐樘有些不悅道:“太子,朕讓你來聽,就不要隨便打岔。你以為大明有了遠炮和重炮之後,韃靼各部族還敢往大明邊陲靠攏嗎?以往朵顏三衛入冬之後,不過就在我關塞之外幾十裡範圍內放牧,何等目中無人,現在叫他們來,他們敢來嗎?” 

 “哦。” 

 朱厚照皺了皺鼻子,不再說什麼。 

 一旁的蕭敬湊上前,怯生生好像個大姑娘一般問道:“敢問張先生一句,此路設伏的兵馬,是由何人領兵?” 

 張周道:“新任的兵部郎中王憲治軍,統兵者乃前建昌衛指揮使彭泉,中官為馬永成,也是東宮所出。” 

 蕭敬瞬間無語。 

 這三個人,除了彭泉他知曉比較多,就連馬永成他都不熟,更別說什麼王憲,聽都沒聽過。 

 居然就被張周安排帶兵出擊了? 

 朱祐樘笑道:“蕭敬啊,怎麼,你覺得很驚訝是嗎?其實秉寬在遼東的用兵,更多是在威懾草原,用兵之道在於出奇制勝,如果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話,只怕未來幾年,韃靼各部族都不會跟大明正面作戰了。想每次都能奇襲成功,也不容易啊。” 

 “是,是。”蕭敬當然明白這道理。 

 別說大明已有了新火器,就算沒有,韃靼人知道大明派主力兵馬出擊,也不可能正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