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長夢多,一了百了

 一邊要當國公,一邊還想當文臣之首,又是侍讀學士又是兵部侍郎的,就差讓他一個人兼領一切。 

 朱祐樘見劉健不肯退回去,他問道:“朕也想問諸位卿家一句,在他升兵部左侍郎之後,可有干涉過兵部部堂的日常行事?還是說他壞了朝堂的秩序?諸位卿家,你們誰有意見的話,朕不介意你們上奏來反對,朕也會一一駁斥,在這裡反對那就無此必要。” 

 “當然,國公之勳爵,也不過是朕有功必賞的結果,朕一向都不會辜負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功勳,尤其是在邊關戰事上。不必再說了。” 

 朱祐樘也覺得很累。 

 每次要給張周加官進爵,都會遭遇到朝堂大臣的反對。 

 他自己也知道,對張周的賞賜是多了點,快了點,但就是架不住內心想多給張週一點賞賜……加上這次的賞賜還有一些特別的“目的”,他就更聽不進去任何的勸諫。 

 …… 

 …… 

 張周人在家中坐,爵位也就降到頭上來。 

 不過這次賜爵,倒是朱祐樘跟張周打過招呼的,不是張周自己提出,而朱祐樘那邊理由也很充分。 

 蕭敬親自帶禮部尚書徐瓊到張周府上宣旨,同時所賜的,還有誥券,也就是傳說中的丹書鐵券,有了這東西,張周的爵位便可以世襲,張周就成為大明響噹噹的國公,雖然不及開國和靖難時的那些功臣,但若以當下來論,沒有任何一個勳貴可以跟他相提並論。 

 “公爺,恭喜了。” 

 蕭敬臉堆成花一樣,看似是極盡巴結,但卻又隱約透出一些失落,那是一種明明想競爭,卻又段位不夠的落寞和悲哀。 

 看似是在為張周欣喜,其實就是羨慕妒忌恨。 

 張周招呼了徐瓊和所來的禮部官員,將他們送走之後,才跟蕭敬一起,打開了由朱祐樘御筆親題的“萊國公府”的匾額,張周本以為皇帝會賜點什麼冠冕堂皇鼓勵的話,諸如什麼忠直仁義之類的,卻沒想到皇帝也如此直接。 

 大概朱祐樘覺得,此時說什麼都不如直接給個爵位來得實在。 

 “公爺,陛下的意思,想必您也很明白,此番賜爵,是對您這一年以來於大明各項戰事所建功業的褒獎,同時也是為彰顯陛下的恩澤,讓各邊鎮的將士們看到。” 

 “同時這也是為了麻痺韃靼人,讓他們以為我大明今年的各項戰事已到此中止,卻不知接下來還有一場好戲。” 

 蕭敬顯得很能領會皇帝的用意一般。 

 但張周知道。 

 所謂的麻痺敵人,這理由有些牽強,賜爵,什麼時候能傳到朵顏三衛和達延汗耳中,還是問題呢。 

 只怕消息還沒傳到,戰事都已經結束了。 

 本來就是埋伏戰……沒埋伏到……那就撤唄?反正也沒大的損失。 

 張周笑道:“那是否該跟蕭公公入宮謝恩了呢?” 

 “陛下說了,您事務繁忙,上聽處議事的時候,您趁機過去便可,所謂的謝恩也都是表面文章,不必太往心裡去。”蕭敬笑著在說。 

 張周知道蕭敬不是在故意傳瞎話。 

 大臣得了爵位,本來就該入宮去謝恩,蕭敬再大的膽子也不敢拿這種事來胡編。 

 蕭敬說皇帝不用他特別去謝恩,那就是真的不用。 

 張周感慨道:“說實話,我這突然得個爵位,還有點不適應,總覺得如置身夢中一般。本來我還以為,要等平定草原之後,才有機會封侯拜將,誰曾想……這還沒怎麼開始,就已經……功成名就了?” 

 “哈哈。”蕭敬笑道,“那也只能說您本事大。不過國公啊,咱還是別懈怠了,陛下心中記掛著要平草原,您可一定要幫陛下實現。給您爵位,既是褒獎,又是對您的期許啊。” 

 “明白,明白。”張周道。 

 蕭敬一看院子裡抬進來不少東西,還給特別說明了一下,隨即道:“您得爵,想來府上還要熱鬧一番。咱家便不多打擾,告辭告辭。” 

 “恭送。” 

 張周親自送蕭敬和錦衣衛一行出門。 

 …… 

 …… 

 萊國公。 

 如朱祐樘的承諾,賜爵遲了不過兩個多月。 

 張周也明白朱祐樘的套路。 

 在他張周剛回朝時,朱祐樘想的是先把朝中的文官官職幫他穩住,不賜爵反而讓大臣無從反對……等他把文官職位都站穩之後,再把武勳的爵位賜了,這大概也是為避免“夜長夢多”。 

 萬一潢水伏擊戰出點什麼意外,到時文臣肯定會糾結於什麼功過相抵的,那時候再想給張周賜爵,好像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而且就算是彭泉他們在潢水伏擊戰成功,對於張周的軍功來說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索性…… 

 戰前就把爵位給了。 

 朱祐樘瞬間覺得自己完成人生一件大事,至少這弘治十二年,無論潢水伏擊戰是否成功,他也可以了無遺憾,安心等著弘治十三年的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