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最強之矛,最弱之盾

 “對了,王卿家,你此番去遼東,是以武勳的身份去。”朱祐樘補充道,“接替的是,遼東總兵官壽寧侯張鶴齡。” 

 文臣變武將? 

 王守仁總覺得,還是有心裡上的落差。 

 二十多年的儒生生涯,好不容易考中進士當官,結果沒幾天去當軍戶了?雖然有爵位跟沒爵位本質上不同……而且他最崇拜的也是為了爵位不惜一切的王越……但他王守仁唯獨在對爵位的態度上,跟他的偶像不同。 

 朱祐樘笑道:“當然這一切也只是臨時的,等你完成此戰後就回京。到時朕也會酌情以你的表現,看是否要留你文官的職位。” 

 皇帝也沒一次把王守仁的希望都給戳破。 

 其實也等於是讓王守仁去證明自己。 

 你有本事,那朕對你也可以像對張秉寬一樣,來個格外開恩。 

 “去遼東之前,去見見秉寬,他在永平府。有關此戰的用兵情況,他會詳細跟你說明的。” 

 …… 

 …… 

 最近京師內太平無事,朝中大臣都覺得輕鬆了很多。 

 尤其是在進入二月之後,大明的朝議恢復,文官跟皇帝之間的疏離感消弭,換來的是文官重新掌握了大明的機杼,文臣對於朝廷的掌控加強的同時,也迎來了文臣對新貴勢力的打壓。 

 而王守仁作為“新貴”中僅次於張周和朱鳳的存在,他的壓力也很大。 

 王華這天知道兒子馬上要出征,特地把兒子叫到身邊訓話一番。 

 “……伯安,你能得爵,乃是陛下對你的恩典,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勳,都能為大明效命。”王華對兒子當新建伯這件事,是很高興的。 

 王守仁則道:“可兒想跟父親一樣。” 

 王華冷冷道:“跟我一樣作何?守在朝中幾十年,一事無成嗎?” 

 “父親?” 

 王守仁驚訝望著他老爹,好像眼中的父親是如此的陌生。 

 以前王華可不是這麼教育他的。 

 王華道:“你現在已經有了功業,能為大明做事了,為父也不得不跟你講一些聽來不中聽的道理,其實為父也一直有為大明效命的想法,可從翰林院平時的事務,再到後來修撰《大明會典》,再到如今種種,你覺得為父對大明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王守仁沉默了。 

 這就相當於,是他老爹見兒子終於長大了,長本事了,甚至超過自己了。 

 才終於掏心窩子跟他講實話了,以前說的那些雞湯片湯話,都是在糊弄他,給他一個偉光正的印象,也是為了讓他能保持初心,用心讀書和當官。 

 “伯安,為父知道這些話跟你說來不妥,但你要明白,你有機會為朝廷效命,就不要挑三揀四,做文臣固然是好,手上有筆,能書寫春秋,但真正握筆之人卻並非你我,想要成為那握筆之人,道路何其崎嶇?好好去辦事,為父等你凱旋。” 

 王華話都說到這份上,王守仁也不得不恭敬領命道:“兒明白了。” 

 …… 

 …… 

 王守仁帶著父親的囑託,京師中誰都沒見,便匆忙一人一僕,兩人兩馬到了永平府,去找正在這裡開礦的張周。 

 “伯安來了?” 

 張周本還在礦場,得知王守仁到來,便也就帶著朱鳳過去相見。 

 而於此時,林庭已先行帶著京營的兵,還有那一百多門的重炮,往遼東而去。 

 王守仁下馬拜見。 

 張周道:“客氣了,都是同年,你我也同樣得爵,在都督府效命。不知是否給你安排了都督府的差事?” 

 “未有。”王守仁道,“說是等出征海西女真之後,再給安排。” 

 “也是,這可是你得爵之後的第一場仗,可要好好打。”張周笑著。 

 朱鳳問道:“那新建伯以後都在都督府效命了嗎?” 

 王守仁和張週一齊看著朱鳳,此時的朱鳳雙目中似乎帶著一些異樣的神采,好似王守仁進都督府當武勳不再當文臣,他就可以輕鬆下來了。 

 張周到:“這位新建伯的能力,可比你這個安邊侯強多了,若是隻讓他領兵,豈不是屈才?我也會不斷跟陛下上奏,請旨於陛下,讓伯安可以儘早回朝中效命,但到地方為督撫有些難,除非是用兵時臨時所設,不然的話就要在京師中掛職歷練。” 

 換了之前的王守仁,他定會說,如此也好。 

 但在有王華那番反向的心靈雞湯之後,他顯得很沉穩道:“於何處效命,在下並不介意。” 

 張周笑了笑道:“其實還是當文官好啊,士子中更容易得人的尊重。對了伯安,之前我給你的書,你看過沒?” 

 “未曾。”王守仁不知道什麼書。 

 張周道:“那正好,我這裡還有一套,你在往遼東去的時候,好好研究一下。就當是為你行軍途中,打發一些無聊,等你研究透徹了……唉!怎麼說呢。我還有個不情之請。” 

 “萊國公請講。”王守仁不知張周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張周嘆道:“我在京師刊印了幾本有關心學的書籍,引來了嶺南學派的非議,他們說要派人到京師來跟我論道,我對此顯得力不從心。” 

 王守仁搖頭道:“一般的學術之爭,無須萊國公親自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