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七章 昏君潛質

 
唐寅皺眉道:“不是說好,讓我去造船,負責靖海嗎?”

 
“沒事,一起幹也行。”張周笑呵呵的,一點都沒覺得這樣會“麻煩”到唐寅。

 
唐寅心中一萬隻曹尼瑪路過,他道:“宗室之事,可不是我等小人物能完成的,一個不慎,被宗室之人群起而攻之,到時只怕整個大明都無容身之地。”

 
張周好奇道:“伯虎你怕這個?退一萬步說,你真的沒有容身之地,我也能給你找個海外的地方讓你去發展一番,你就放心幹吧。”

 
“這是非要拉我下水不可嗎?”唐寅一時情急,差點就要真的跟張周槓起來。

 
但隨後張周伸手把他按到了椅子上。

 
張周道:“你也不問問細節,就以為我是拉你上賊船嗎?那麼多的皇親國戚,從大明開國到現在,宗室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大明國庫難以承受之重,如今陛下想節省一些開支,同時藉機進行敲打,難道你以為需要每一個都敲一遍?”

 
唐寅想了想,說道:“是要找典型?”

 
“是的。”張周道,“由頭呢,就是之前太子讓人辦邸報,助朝廷彰顯軍威,結果有人也在暗中模仿,印刷了很多攻擊朝廷,甚至是攻擊於我的邸報。你不要以為我是在公報私仇。”

 
唐寅眼神怪異,他好似也在說,你確定不是在公報私仇?怎麼聽,都好像是你想打擊異己啊。

 
張周嘆道:“宗藩之中,沒人與我有往來,除非陛下要整治那些近皇位的宗室,否則沒必要派我出馬。”

 
“是……興府?”唐寅帶著幾分驚愕問道。

 
這點也讓張周覺得,唐寅的境界開始高深了一些,開始研究朝中宗室跟皇帝會產生直接利益衝突的,就好像如今皇位“第二順位繼承人”,不就正是興王朱祐杬?

 
張周道:“傳播謠言,目前來看,不太可能會跟湖廣那些宗藩有關。”

 
唐寅低下頭,眼神又有些不對勁。

 
“怎的,你覺得我在小題大做嗎?”張周道,“你幫我出謀劃策一下,也是好的,就好像你提到興府,我也實話跟你說,如果沒有我的出現,興府對於大明來說,或真的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唐寅沒有接茬,大概的意思是……你已經出現了,成為皇帝親近之人,你自己做的假設必然就不成立。

 
不成立的假設,你說來幹嘛?逗我玩嗎?

 
張周道:“我其實已經有針對的目標了,安化王和寧王,這兩脈。”

 
唐寅不解問道:“為何是他們?是查到相關的線索?”

 
張周笑道:“沒有線索,就不能往這兩脈上延伸?這麼說吧,我推算了一下,這兩脈的宗藩,或對大明有不臣之心,只是到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你……”

 
唐寅猶豫之後,還是道,“師兄啊,我以同門師弟的身份奉勸你,如今朝中對你的攻訐那麼多,也並非是無風起浪的,像你這麼隨便去測算,在別人尚且未有反意的時候,說他們有不臣之心,這恐怕是……”

 
“恐怕會被人詬病是嗎?那我就虛心接受好了?”張週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

 
唐寅又頗為無語。

 
張周道:“回京之後,我必會成為眾矢之的,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盯著,尤其當旁人知曉我可能是在查宗藩時,他們會把矛頭都對準我。那時就需要你暗地裡去跟提督東廠的楊鵬配合。”

 
唐寅嘴有點合不攏。

 
張周居然讓他跟煞神一般的東廠去合作,還是把他給驚著了。

 
“我給你方向,給你政策,同時給你信任和足夠的權力,你唐某人之前是有了一點能耐,但那是在朝鮮,大明朝廷上下可不會認可你,甚至會把你當成助漲宗藩國叛亂的元兇,你想在朝中立足,甚至進一步高升,就要聽我的。”

 
張周也毫不客氣給下了通牒,“不聽也不行。誰讓你是我師弟呢?”

 
唐寅以前必然會對張周的話,充滿牴觸,甚至當仇敵一般看待。

 
但現在卻又覺得,張周除了坑他之外,好像還多了幾分“恨其不爭”的意味。

 
這就必然是要經歷過一番“磨難”,才能理解張周的“苦心”,就好像朝鮮的事再辛苦,可在事後回憶那段經歷,那是他唐某人寶貴的人生財富一樣。

 
“好好幹,回頭我再幫你娶兩房媳婦,讓你唐某人多生幾個兒子,把唐家的香火延續下去!以後也有機會封侯拜相!”張周給唐寅打雞血。

 
“……”唐寅更加無語。

 
這說得都是什麼?

 
這是算準了我一輩子沒兒子?還是說覺得我不能把唐家香火延續下去?還是覺得我沒機會建功立業呢?

 
……

 
……

 
楊鵬見過張周之後,第二天便馬不停蹄回到了京師。

 
比張周早兩天回到京城。

 
他入宮去跟朱祐樘覆命時,便見朱祐樘臉色不對,在朱祐樘屏退了侍從之後,才冷冷問道:“朕要讓秉寬查宗藩的事,為何這麼快就為世人所知?是朕的身邊,有鬼嗎?”

 
楊鵬大吃一驚道:“奴婢並未跟外人提及,走的時候匆忙,奴婢也只帶了很少的人出京師。還望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