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內廷的交易


朱祐樘的新皇妃被納進宮了。

 
臨時住在東六宮的永安宮。

 
一早就有了封號,為“賢妃”,從這封號便可以讓張皇后感覺到一股濃濃的醋意……就她賢惠,我不賢惠是吧?

 
賢妃入宮時,因為剛生完孩子,不能透風,只是以封閉的鳳攆抬進來,也不用去給張皇后請安,本來張皇后還想親自去探望一下母子二人,卻被告知皇帝已嚴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甚至還有將母子二人再遷出宮門的打算。

 
之前沒生孩子不進宮,現在生完孩子進了宮,還準備遷出去,這甚至讓張皇后都有點看不懂了。

 
“陛下,既然這位妹妹已入宮,為何不能讓臣妾去見見呢?”這天趁著朱祐樘到坤寧宮吃午飯時,張皇后便直接提出來。

 
朱祐樘臉色多少有些不善。

 
因為這幾天,張皇后居然都好像忘了還有個兒子,朱厚照失蹤的消息到現在張皇后都不知,而張皇后只當是兒子又被丈夫禁足,都沒過問。

 
朱祐樘冷冷道:“朕怕生事。”

 
一句生事,也不說明具體是怎麼個意思,讓張皇后感覺到丈夫對她是充滿懷疑的。

 
這就要怪朱祐樘的成長環境不好,自幼喪母,還在擔驚受怕中長大,他很怕上一輩內宮那些恩恩怨怨,再延續到他身上。

 
張皇后這會似乎也明白為何朱祐樘先接“賢妃”入宮,又要另僻府宅安置了……接進宮是為了正名分,而再送出去住,還是要避免宮廷內鬥出現血光之災。

 
張皇后道:“臣妾想給她送一些禮物來慰問。”

 
朱祐樘搖搖頭道:“皇后,你應該聽說過不少古代宮廷爭鬥之事,瓜田李下,即便你是出自善意,也會被他人誤會,甚至有人會借題發揮。所以你無須去表現什麼,正常相處便可。”

 
“送點慰問品,也會遭人閒話嗎?”張皇后顯得不悅。

 
我一個六宮之主,都已經主動示好了,陛下居然覺得我是在無事生非?這是好心當成驢肝肺嗎?

 
朱祐樘沒回答。

 
吃完午飯之後,朱祐樘便急匆匆離開坤寧宮。

 
……

 
……

 
朱祐樘人往乾清宮去,還沒到宮殿之前,蕭敬便與陳寬在做等候。

 
朱祐樘吩咐道:“聽好了,有人往永安宮內送禮的話,一概拒收,所有飲食要先行查驗,最近更要定好御膳房,若有人往裡面送不潔之食,無論是誰都要嚴查。”

 
“是。”

 
蕭敬聽得很迷糊,這種事,讓他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去處置?

 
陳寬插嘴問道:“若是皇后娘娘往永安宮送禮的話……”

 
朱祐樘停下腳步,瞪著陳寬,陳寬趕緊把頭低下。

 
“誰都一樣,皇后也不例外。”朱祐樘道,“不是說朕懷疑有人要害朕的妃子,而是怕有人藉機生事。宮廷之內,以往受過皇后罰的人,或是對新皇妃有芥蒂的人,比比皆是,在利益面前人心是經不起推敲的,誰敢保證送進去的東西是好的,可用的時候還是好的?”

 
“是。”

 
陳寬趕緊應聲。

 
他其實也聽明白了,其實還是怕張皇后暗中加害這位賢妃和小皇子。

 
朱祐樘道:“朕也不是說就是在防備宮裡的人,宮外進來的人,誰又知道心思是怎樣的?”

 
本來蕭敬和陳寬都把皇帝當成容易被人矇蔽的傻子,覺得皇帝已經完全信任了那位新皇妃。

 
但此話一出,也讓蕭敬和陳寬意識到,皇帝思慮也是多層次的。

 
從情理上來說,這位賢妃跟張皇后之間有“害姐之仇”,她姐姐雖非張皇后親自派人去殺的,卻也是因為張皇后而死,如果張皇后送去的東西本來沒問題,賢妃要自己給自己下毒……這種事在宮廷鬥爭中並不鮮見,活生生的案例不用往唐宋去牽引,就說萬貞兒詐小產之事,不就近在眼前?

 
沒有了互相來往,就少了糾葛,沒了互相加害和栽贓嫁禍的嫌疑。

 
這才是皇帝深思熟慮的地方。

 
朕要的不是沒有,而是不給你們無中生有的機會。

 
……

 
……

 
乾清宮內。

 
內閣三人,以及新任的禮部尚書林瀚,以及兵部尚書馬文升,再加上一個英國公張懋,被召進來。

 
當天已早早給他們準備了桌椅,而當天要進行一場有關內廷的會議。

 
幾人到來的名義,除了內閣,還有“上聽處”,林瀚是代張周入上聽處的,也就是說林瀚以禮部尚書的名義,有資格參議大事,張懋和馬文升能前來,也不是因為他們的爵位和官職,也是因為他們是上聽處一員。

 
“朕想與你們商討一下刑部尚書,和戶部尚書的人選。”

 
朱祐樘到乾清宮後,做了開場白,一下就把氛圍給拉緊了。

 
劉健道:“尚書之人選,應當廷議來定便可。”

 
朱祐樘顯得無所謂道:“內廷也可廷議,如此也不必大費周章,你們也儘管可以暢所欲言,在朝上無論商議什麼事,朕都覺得心倦。你們有何人選,一併提報上來便可。”

 
朱祐樘似乎提不起什麼精神。

 
雹災、地震、生兒子等幾件讓他亢奮的事情過去之後,生活陷入到平淡,偏偏這時候太子還失蹤了,讓他焦頭爛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