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零九章 機動作戰

 
謝遷嘆道:“不用說了,又是張秉寬在背後出謀劃策,看起來是張秉寬的主意。”

 
“料想不是。”李東陽也否定了這個說法,“張秉寬人在南京,若是陛下在北方之戰中,有用得著他的地方,完全應該將他急調回京,沿途快馬加鞭,最多六七日便可抵達。陛下卻從未提及這一點,難道張秉寬在南京,還有比北方用兵更重要的事?”

 
劉健想了想,面色陰沉道:“被你這一說,我也覺得有些蹊蹺,陛下此戰好像並不想倚重於張秉寬,但此戰中卻又好像處處有他的影子。”

 
謝遷道:“你們兩位也真是有閒心,明日朝上,再跟陛下提請,讓三邊各處調遣兵馬,哪怕是做個樣子出來,我們也不該袖手旁觀了。”

 
……

 
……

 
文臣對於寧夏一戰毫無決策資格,對於遼東等處的調兵又一無所知。

 
隱約知曉一些動向和風聲的馬文升,對此又諱莫如深,讓內閣三人去猜,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皇帝準備讓王守仁從遼北調兵進草原,來個幾千裡之外的“圍魏救趙”。

 
怎麼看,也沒有任何的時效性。

 
但在遼東,巡撫陸完對王守仁進兵草原之事,卻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王守仁帶兵過境遼東,陸完甚至還親自去給王守仁慰勞,給帶了足夠多的糧草和肉食過去。

 
“伯安,你這麼進草原,可能一去就要走個兩三千里,以我的經驗告訴你,草原之路可很不好走啊。”

 
陸完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去提醒王守仁。

 
去年我帶兵進草原,差點回不來。

 
王守仁道:“去年對兀良哈用兵,已是寒冬,遇到極端氣候的確會拖慢行軍進程。如今尚不過九月,草原氣候再惡劣,也不至於到有去無回的地步。”

 
陸完笑道:“看來你信心十足,卻不知準備如何?”

 
王守仁指了指營帳之外的軍營道:“六千騎兵,共六百門輕炮,一萬發炮彈。四千杆燧石銃,十萬發彈丸,不帶強弩,只以弓箭和短兵刃,減輕行軍負重。”

 
陸完一聽,瞬間感覺到王守仁打仗的方式,跟別的各路人馬不同。

 
“伯安啊,問你一句,你在打女真人時,也是用的此等配置?如果捨棄重甲的話,只怕會……”

 
陸完最怕的,是王守仁過分追求輕兵,會產生冒進之後退不回來的惡果。

 
你火銃再厲害,韃靼人用上強弩、弓箭,你的士兵還不是要撲街?

 
王守仁道:“遼北用兵,所用的是攻堅的重炮,輕炮反倒用得少。但萊國公於永平府所鑄的,十有八九都是輕炮,以他的意思,以後要進兵草原,輕炮的機動性更強,用途更多,比之重炮更有價值,至於燧石銃……也是作為兩方草原對壘之用。”

 
陸完這才知道。

 
原來他所看中的,或者說是他陸完所推崇的“子母炮”和“重炮”,在張周那看來,不過是華而不實的“大玩具”。

 
韃靼人不可能守在那讓你去打。

 
雙方在草原上交戰,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機動性,而遠炮和重炮因為重量沉,至少也有個三四百斤甚至往千斤靠攏,只能以有輪子的戰車載著,用馬匹拉著,轉移速度非常之慢,且受地形影響非常之大。

 
反觀輕炮。

 
最重的不過百餘斤不到二百斤,馬匹完全能馱得動,走到哪卸下來直接就可以裝上底座開炮。

 
韃靼人跑,也可以直接再裝上馬去追。

 
陸完道:“看來你此戰,是要以奇兵和輕兵,來取得對韃靼人的勝利。”

 
“是。”王守仁這不遮掩這一點,“進草原之後,遇到就打,從此處進草原,未必需要從此處而出,九邊各處任何一處都可以回兵南下。如果韃靼人敢來,哪怕是拼個魚死網破全軍覆沒,也不足為懼。這些炮,他就算繳獲了去,也無法攻陷我大明的關隘。”

 
“是啊。”

 
陸完不由心生感慨。

 
輕炮再厲害,始終沒法直接攻破大明的土城牆和關城。

 
輕炮就是作為野外打騎兵用的,那霰彈的效果……

 
“六百門……萊國公也是早有籌備,或是韃靼小王子不打寧夏,他也會在適當時候,安排你出兵草原的。”陸完意識到,這場仗絕對不是倉促而起。

 
如果是被動反擊,張周是不可能短時間內為王守仁準備好六百門輕炮,還有幾千發炮彈,還有幾千支燧石銃的。

 
王守仁拱手道:“有關奴兒干都司各處的防禦,還有女真人的歸化和安置,還要全勞煩陸中丞。”

 
“好說,好說。”

 
陸完笑著道,“有時候真是羨慕你們這些年輕人,年紀輕輕就有敢於一戰的勇氣。”

 
王守仁自然知道,陸完是羨慕他,能深得張周的信任,年紀輕輕就把爵位給拿了。

 
“也希望有機會,與陸中丞並肩作戰。”王守仁也呈現出了對陸完的尊重。

 
畢竟陸完在遼東,也沒犯下過錯,而且在之前協同用兵女真時,也幫了他大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