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權壓人

 
等幾人到了橋頭,給對方自報家門,結果官差連看都不看他們一眼。

 
“你們是哪個衙門的?”跟李兆先來的多也是官宦子弟,自然對於官兵這種行為很不滿。

 
李玗心明眼亮,拉了兄長一把,李兆先皺眉看著妹妹。

 
李玗道:“他們是錦衣衛的人。”

 
李兆先這才仔細觀察,才發現如妹妹所說,雖然這些人外面穿著普通的官差服,但裡面襯著的,卻是錦衣衛那套飛魚服的裝束。

 
當李兆先發現這群人不好惹時,趕緊拉了幾個同伴到一邊。

 
“李兄,我們不上去了?”有人還不滿。

 
李兆先道:“在哪看不是看?就是這邊聽不清楚,但遠遠還是能看到臺子上的情況,就在此吧。”

 
旁邊同行的人還在抱怨:“誰知道這應天府竟會安排在這麼個地方……真是掃興啊!找個開闊點的地方不好嗎?應天府適合辦大文會的地方那麼多,這是故意不給我們表現機會嗎?”

 
……

 
……

 
文會場地中央。

 
由張周安排,給佈置了主禮臺。

 
主禮臺位置相對能高一些,跟對面觀禮臺有一定的距離。

 
幾人到了之後,卻沒沒著急落座。

 
“砰砰砰……”

 
汀州上,傳來炮聲。

 
把周圍圍觀的士子給嚇得不輕,但其實放的是空包彈,只是打個響而已。

 
聲勢造足。

 
隨後程敏政登上禮臺,當眾宣佈道:“敝人程敏政,深得皇恩浩蕩,體念上蒼德,皇恩布澤於世……今日於應天府舉行文壇之會,邀約萊國公、魏國公、應天府尹、南翰林院同僚數人,見證學壇之論學之事。望天下士子能以匡扶社稷為己任。請萊國公致辭!”

 
隨著程敏政說完。

 
張周從旁邊走向主禮臺。

 
下面圍觀看熱鬧的人見到張周時,心情很激動,正所謂是活在故事裡的人。

 
以往張周的名聲太大,而文壇也留下了其名聲,又是《大明會典》,又是《心學典籍》的,更別說張周這兩年那近乎呼風喚雨的逆天能力。

 
突然見到活人,跟見到個半仙沒什麼區別。

 
但在場最目瞪口呆的人,其實是朱厚照身旁幾人。

 
他們這才知道……原來這位朱壽小公子的“先生”,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萊國公?

 
“他他他他……”胡峰扯著朱厚照的衣服,說話都結巴了。

 
朱厚照甩開他的手,瞪他一眼道:“聽張先生髮話!”

 
正說著,楊鵬已帶著正經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過來,正好這邊位置也空曠起來,直接將朱厚照幾人給圍在中間。

 
而臺子上的張周也發言了:“本人張周,草字秉寬,得聖諭到江南參贊軍務之事。護送大明儲君來此!請太子殿下登臺!”

 
“哇!”

 
整個汀州瞬間炸鍋了。

 
連同岸邊,很快消息四散傳播。

 
而朱厚照則在楊鵬帶人護送之下,大踏步往臺子的臺階而去。

 
當他走上臺子,站到張周面前時,跟著他一起過來的孫澈三人打死也不往臺子上走一步,他們現在整個人都已經處於蒙圈的狀態。

 
不但是孫澈他們,連對面的湛若水等嶺南學派的代表,還有別的江贛、渭南、浙東學派的代表,此時也都驚訝到難以平復心情,每個人心中都盤旋著一個極為恐怖的念頭……跟張週一起來的,居然還有大明的儲君?

 
“參見太子殿下。”張周拱手對朱厚照行禮。

 
朱厚照笑道:“張先生客氣了,本宮今日前來,不過是為參加江南文壇的盛會,叨擾了諸位,還望見諒。”

 
下面有人往臺子上指著,遠遠道:“那……那不是說寫詩的朱壽嗎?”

 
“那是太子?”

 
“那三首詩,是太子所寫的?”

 
“要命了!”

 
本來還有人準備提前拍一下程敏政的彩虹屁,諸如程學士您寫詩好,您的詩當世無雙堪比李杜……但現在他們突然意識到,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一個十歲少年郎的寶貝,也不是普通人能搶走的。

 
張周道:“臣所知,太子南下途中,有感而發,作詩三首。到江南之後已呈現於世人,臣與程侍郎等人代為品讀,感念太子學問之深,見解之獨到,愛才之心切,甚是感懷。還請太子當眾為天下士子書寫此詩詞,以彰顯太子對天下士子的期許。”

 
“好!”

 
朱厚照很得意。

 
順帶還往臺子下那些曾經瞧不起自己的人身上瞅一眼。

 
讓你們一個個說什麼“傷仲永”,今天本宮就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叫以權壓人,什麼叫不可撼動。

 
程敏政親自出來,為朱厚照壓上鎮紙,還給朱厚照研墨。

 
朱厚照大筆一揮。

 
在紙上開始把他那三首詩,一一在紙上寫下來。

 
等朱厚照寫完,張周道:“回頭請南雍祭酒前來,將這幅字送過去,裝裱之後作為警示世人之用。”

 
朱厚照笑道:“張先生怎麼安排,隨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