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四十章 講原則無仕途

  而現在自己卸任時,楊一清就體現出了對自己的關懷,這說明楊一清並沒有因為私心而對自己嚴厲。

  那楊一清就是個公私分明的“好人”。

  “楊中丞,山長水遠,相信我們還會有再見之期的。”朱鳳笑著拱手道。

  楊一清本還想跟朱鳳探討一下,那個“研武堂”到底能學到什麼東西,以讓自己確定是否有必要往張周身邊靠攏。

  但朱鳳好像忘記昨天還說了這件事,當即便要上馬離開了。

  朱鳳不提,楊一清也就不好意思開口。

  朱鳳上馬之後,走出一段路,突然想到什麼,又勒轉馬首回到楊一清面前,下馬道:“楊中丞,那我就去跟張兄提及你的本事了,我希望下次我們還有機會一起沙場建功立業。”

  楊一清心說,我是來直接同意的嗎?

  或者說,我是那麼沒原則的人嗎?

  但這會,他也就未置可否,等於說是給了朱鳳模稜兩可的答案。

  朱鳳則重新上馬離開。

  等人走了,楊一清這邊才有一堆人上來,有人問道:“安邊侯怎突然又折回來?楊中丞,可是有跟您提過什麼?”

  “沒有。”楊一清道,“安邊侯一走,寧夏少了一尊門神,以後可要諸位多加費神了。”

  眾官員面色輕鬆愉悅。

  偏關和寧遠兩戰,的確是把朱鳳給“造神”了,甚至之後朱鳳表現也中規中矩,但寧夏一戰算是把朱鳳徹底從神壇上拉下來了。

  現在公認大明的門神,當然是除了張周以外的,自然是目前的新建伯王守仁。

  就算是比殺敵數量,王守仁也是充分領先,而且王守仁是進士出身,也是出身名門,怎麼看都比吊兒郎當的朱鳳靠譜。

  ……

  ……

  張週一行,在十一月中旬,才進入到山東地面。

  這一路走得並不太順,主要是走陸路,加上皇帝派人來通知,寧王可能會派人對他和朱厚照不利,也不能連夜趕路,加上沿途稍微有些應酬,北上就沒那麼順了。薆荳看書

  這天在驛館下榻之後,驛館內外的人都換上了錦衣衛的。

  連食材都是重新去採辦。

  楊鵬到了張周的房間,給張周送來一份公函,張周打開才知道是東廠番子已將鍾陵王朱覲錐押送出江西的消息。

  “寧王對此有所不滿,但他並未對鍾陵王說情,還說要依法追究,但據說又在聯合幾名藩主,想就張師您過去所做之種種,對您行參劾之事。”

  楊鵬道,“當然您可以不在意,但有些事就怕是積少成多,積毀銷骨。”

  張周笑道:“你直接說三人成虎就挺好。”

  楊鵬問道:“如今山東地面,江西的官員比較多,您也要小心一些。”

  “沒事。”張周繼續在笑。

  山東地面上江西的官員多,主要是之前山東左布政使李士實是江西南昌人,在大明官場,鄉黨那絕對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

  雖然未來李士實是寧王叛亂的主要謀劃者,但在李士實當官時,跟寧王派系沒什麼往來,再加上朱宸濠當上寧王日短,也沒機會接觸到李士實這樣已經做到刑部右侍郎級別的朝中高官……或者說,朱宸濠還不敢這麼張揚。

  楊鵬道:“東廠聽說了一些風頭,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張周道。

  楊鵬為難道:“據說寧藩在各處都有財庫,且很多都不在江西,但這也只是小道消息在流傳,目前還查不到。”

  張周笑道:“你不會是想讓我幫你算算吧?”

  “並無此意。”楊鵬道,“只是此等消息,不知是否該對陛下奏明。”

  張周道:“奏明就罷了,還是說點有根據的事,可要是外間風傳一些事,有沒有證據其實就不重要了。”

  “您的意思是……”楊鵬面帶不解。

  張周道:“我可不是讓你造謠,我的意思是說,既然有這種風傳的源頭,那就不如多去探問,知道的人多了,或者真有這樣的財庫,那暗中守護財庫的人會不會出現亂子呢?總歸呢……你自己琢磨吧。”

  寧王是否有造反之心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讓天下人知道,他寧王有造反之心,只有這樣寧王才會時刻處在畏畏縮縮的狀態。

  當然這也只是理想化的狀態。

  就好像未來朱宸濠真要造反之前,可真就是做到了,整個天下都知道寧王要反,唯獨朱厚照後知後覺……這就要“多虧”朱厚照身邊一群人把他給矇蔽,最終還是要寧王派系自己有人出來跳水,才讓朱厚照醒悟。

  如果不是朱厚照早下決定要動朱宸濠,再讓朱宸濠準備個兩年,指不定事就成了。

  “再者,你把話跟太子說一遍,讓他有個危機意識,也讓他知道跟寧王牽扯上關係的人,對他很危險,讓他老實本分乖乖回京城。”

  “是。”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