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零四章 恨其不爭


  朱厚照給老父親上了一份時務策,所論述的就是寧夏一戰的發展。

  換了平時讓他背默四書集註,他各種叫苦連天,但寫這東西時他一點不覺得累,拿起筆就停不下來,甚至連東宮講官都不知道他在下面幹什麼,正是我教我的,你幹你的,互不干涉。

  還沒到天黑,時務策落到朱祐樘手上,朱祐樘拿在手上也感覺到很納悶。

  “真是太子寫的?”朱祐樘問出這問題時,自己也覺得沒必要。

  兒子那一手字,他認得很清楚,而且兒子的上奏沒有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近乎都是平鋪直敘,甚至連各種敬稱都沒有,讓朱祐樘這種習慣了循規蹈矩的人看了都想打人。

  李榮道:“是的陛下,正是太子所奏,未經過閣部。”

  朱祐樘皺眉道:“這東西,還是不要拿出去丟人了。看這都寫了些什麼……他憑什麼認為,韃靼人要渡黃河是不可為的?沒上過戰場,連弓箭都沒拿過,就以為自己能治國治軍了?”

  “這……”

  李榮當然想幫襯太子兩句,但這時候他也不知該說點什麼好。

  “陛下,現在朝中人都在議論,說是韃靼人要渡黃河,過去之後,寧夏中屯周圍的田畝和百姓,將會被肆意劫掠,以奴婢所知,寧夏巡撫楊一清在出兵之前就做了妥善安排,不過如今正臨近夏收季節,北方的夏糧尚未入庫,就算百姓和牲口什麼的能撤到城塞裡去,只怕莊稼也……”

  李榮表達了為難和擔憂。

  之前沒人提,現在有人既然認真分析了韃靼人的意向,那有關韃靼人渡黃河的目的也很明顯,李榮算是在就事論事。

  朱祐樘道:“韃靼沒有派兵進河套,而是選擇從花馬池入寇,目的已很明顯,他們不為劫掠又為什麼?他們真想抵禦國朝的兵馬主力,就該真刀真槍打一場,但你看看這幾戰,他們哪一場是下定決心決戰的?若真決戰,至於一次才斬獲那麼點人嗎?”

  李榮道:“那該如何防範韃靼人北上渡河呢?”

  “呵呵。”朱祐樘笑容顯得很冷漠,“這不,太子都說了,韃靼人渡河是自取滅亡,那韃靼人必定是北上不了了?”

  李榮也跟著苦笑。

  他心說,陛下,就算您覺得您兒子的話不靠譜,咱也別拿他的話出來嗆人啊。

  朱祐樘琢磨了一下,道:“秉寬沒有跟太子一樣,下如此定論吧?”

  李榮道:“並未有。蔡國公的意思,是韃靼人北上渡河,也乃是權宜之計,這是其在之前入寇時被寧夏邊軍查知,且黃河南岸的百姓早已有防範,加上花馬池和石溝驛兩戰中,韃靼接連折戟,韃靼沒有取得成果,只能妄圖北上以扭轉敗局。”

  朱祐樘點頭道:“那這麼說,其實韃靼人北上渡河,也不過是臨時起意,只要邊軍將士能英勇奮戰,他們想渡河劫掠,也不是易事。那就先等戰果吧。”

  “是。”李榮點頭。

  總算把太子上奏這件事給應付過去。

  “拿著。”朱祐樘突然伸手招呼李榮。

  李榮走過去,朱祐樘把奏疏交給他,他還很納悶,不明白皇帝要做什麼。

  “給秉寬看看,看他教出來的好弟子,平時學問都不修,天天琢磨這些事,朕像他這麼大的時候,生怕在學問上有什麼偏差,而他呢?”朱祐樘言語之間還有些生氣。

  李榮也在琢磨,皇帝這是打算遷怒於張周這個先生?

  誰知朱祐樘話鋒一轉道:“說得對也好,總是說一些不著調的。讓秉寬平時可以教他這些,但要適度,治國還是要有學問和胸襟,如果秉寬能教一些天相堪虞什麼的,朕也不阻攔……就是這個……讓秉寬自己看著辦吧。”

  李榮一時間也無言以對。

  這位陛下……

  明顯是在教兒子這件事上,也是有些迷茫的,大概當父親的也不知該把兒子往哪個方向培養。

  覺得兒子尚武不是什麼好事,但也知道兒子頑劣,現在好不容易有一件相對正經的事情把兒子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還能苛求什麼呢?

  說給兒子教四書五經,教他經史子集,這小子能聽嗎?

  所以皇帝大概都沒法給張周這個先生規劃方向,最後也就是任由張周隨便去教,放任自流的意思。

  ……

  ……

  當天下午,京師成國公府內。

  成國太夫人正在接見來客,正是之前託朱鳳去給張周做和解的永康公主,她親自來也是想讓朱家老太太看在她的面子上,在這件事上多出力。

  “長公主先稍候,已派人去請老身的孫兒,想來在路上,快到了。”

  朱胡氏也沒料到長公主親臨,對於這樣一個強勢的長公主,她是有苦難言。

  之前兩家是有點交情,但關鍵是你所託的事有點難辦,我們老朱家也想巴結張秉寬,奈何人家也沒太給面子啊。

  以為張秉寬就很給我們成國公府面子嗎?別看我孫子跟張秉寬稱兄道弟的,但那只是表面現象,我兒子如今的成國公朱輔見了張秉寬,那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這地位不對等啊。

  終於。

  朱鳳回到了府上,並親自到內宅來見。

  “安邊侯真是一表人才。”永康也是第一次跟朱鳳見面,一雙妙眸在朱鳳身上打量。

  她能如此不避嫌跟朱鳳相見,也是因為她也暗中調查過這位大明曾經的“頭號猛將”,也知道朱鳳跟一般的男人不一樣。

  朱鳳道:“長公主殿下,在下先前的確是去見過張兄,他跟我說,陛下有意要把崔駙馬放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永康一聽便欣然道:“既如此,那就應該早些調回京,在京營中敘職。”

  “不不不。”朱鳳緊忙道,“張兄說,對崔駙馬最合適的職位,是在西北邊鎮給他找個差事,如此才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你說誰是物?”

  永康一聽,差點是拍案而起。

  朱鳳也沒想到這女人翻臉跟翻書一樣快,一時還愣在那。

  女人果然是母老虎,有權勢的女人體現得更明顯。

  好可怖。

  朱胡氏急忙陪著笑臉道:“長公主莫要誤會,我孫兒只是轉述蔡國公的話,想來蔡國公也不是有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