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零九章 亂成一鍋粥

  秦紘的這道軍令,對於楊一清這個巡撫來說相當於指示,不得不遵從的。

  跟朱暉,也只是協商。

  反正你朱暉的任務是帶兵進草原,你愛進不進,你願意追韃靼人你就去,反正你出征河套的任務還沒完成,至於戰事到現在你身上功勞大還是罪過大,那也不是我秦紘給你來論定的。

  朱暉隨即給秦紘去了一道他的軍令,要求秦紘派遣更多的兵馬協同他出徵河套。

  “保國公這哪是病急亂投醫,根本是魔障了!”

  張僩看到朱暉給秦紘軍令的謄本,笑得前仰後合,“他要求咱出兵河套追韃子,咱沒去,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結果他自己也不去,反而讓延綏出兵……都到這一步了他還想利用別人,那跟找死也沒區別。”

  楊一清坐在一旁,繼續寫著他的上奏,隨口道:“莫管他人瓦上霜,為今我們也要撤兵回寧夏鎮駐所。”

  張僩道:“論功請賞的奏疏已經上了,怎麼說?”

  楊一清道:“照實說,不必加個人的意見,哪怕駙馬崔元可以參劾保國公,我們也不能。這本就與我等無關。”

  “說得也對。”張僩點頭道,“他保國公出兵河套,本就與寧夏本地邊軍沒多大關聯,他是對是錯,也不用咱去評頭論足。牆倒眾人推,以咱家所料,朝中想要保國公命的人,不在少數。”

  “丟命……也不至於。也要看聖意如何。”楊一清顯得有幾分擔憂。

  張僩問道:“莫非陛下還要保他不成?有蔡國公在,用什麼保國公?這種人,除了會給添亂,沒其它用。幸好此戰有楊軍門在,否則寧夏之地還不定如何被韃靼人霍霍。”

  楊一清道:“新舊勢力之爭,不在於要你死我活。換做是一年之前,你覺得蔡國公應該如何對我?”

  “呵呵。”

  張僩笑了笑,沒回答。

  一年之前,楊一清似乎就站在了朱暉的位置上,而沒人會把楊一清當成張周派系的人,而恰恰張周就是這麼不計前嫌,居然在一年之後把楊一清這個被人詬病的寧夏巡撫,生生給打造成了將帥的旗幟人物。

  楊一清感慨道:“以我所見,蔡國公對保國公未必會趕盡殺絕,不過像保國公這些人,骨子裡沒有胸襟抱負,不堪大用。甚至連崔元都不如。”

  張僩笑道:“只要以後在疆場上見不到這種人,心裡就能舒坦點。楊軍門以後可就是陛下眼中的能臣,蔡國公那邊您不方便聯繫的,讓咱家的人去,咱家在京師恰好還有點關係。”

  楊一清看了看張僩,面帶感激之色道:“多謝。”

  “哈哈。”火山文學

  張僩明顯以為楊一清會拒絕,眼見楊一清如此“識相”,他心中也就欣然了許多。

  光靠一個太監,或者是一個太監圈子,很難讓他真的在軍政體系混出大名堂,但要是能跟楊一清建立不錯的關係,那自己在軍界的地位可就算穩定了。

  當然,這要建立在能跟張周搭上天地線的基礎上。

  ……

  ……

  西北戰事平息,而軍將之間的攻訐,已經亂成一鍋粥。

  崔元等人參劾朱暉,而朱暉參劾楊一清,地方巡按御史參劾朱暉、陳銳、張延齡……陳銳和張延齡還有話說,他們將矛頭對準了朱暉……總之除了朱暉自己之外,旁人的攻擊目標這中一定有他朱暉一個。

  這麼混亂的參劾關係,論熱鬧程度,比之論功行賞還要更盛,一堆亂七八糟的參劾奏疏傳到京城,把朱祐樘也看傻眼了。

  “陛下。”

  朱祐樘看完桌上十幾份有關參劾的奏疏,除了嘆息無話可說。

  李榮也怕皇帝鬱悶了,不由在旁提醒一句。

  陛下,咱要堅強。

  朱祐樘道:“是說,現在各邊鎮的將帥,已經開始爭權逐利了嗎?”

  李榮道:“陛下的意思,他們互相參奏,是因要爭奪軍權?”

  朱祐樘懶得再問,他道:“陝西巡按御史可有前去寧夏邊地?”

  “回陛下,陝西地方上尚未奏請,不過照理說戰事已平息,巡按御史已快要抵達或已到軍中,但以如今各路人馬分散於各處,想要一次將事情解決,也不容易。”

  李榮沒好意思說,那群人現在手上都有軍權,就算派了御史去論功論罪的,一個手上沒多少權力的御史又能掀起什麼風浪?

  朱祐樘道:“那就先把朱暉給調回來!朕要下他的軍職!什麼名將之後,虧先皇當初還對他們如此信任,看看他都幹了什麼?非要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嗎?”

  越說越生氣。

  李榮小心翼翼道:“保國公是有過錯,但如今正是捷報頻傳之時,不宜做一些煞風景的事。”

  朝廷上下都在歡慶勝利,就算要懲治朱暉,也不急於一時。

  朱祐樘厲聲道:“功過賞罰,是朕最在意的,如果有罪過還讓朕網開一面,那以後領兵的是不是都等秉寬出謀劃策,自己都當縮頭烏龜?先把他的軍職下了,東廠暗中嚴查其罪過,讓秉寬處置,他向來公道不會讓朕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