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三十六章 蓄謀已久

  ……

  內閣三人商定方略之後,也隨即上奏請示,提出由皇帝朝堂上商議新入閣的人選。

  乾清宮內。

  蕭敬恭敬立在案桌之旁,等著皇帝把內閣的上奏審視完畢。

  朱祐樘道:“怎麼這會,又要提乞老歸田?朕不是說過了嗎?以劉閣老他們對朝堂所做出的貢獻,還有他們的能力,朕是不會讓他們回鄉的。”

  雖然在心裡,朱祐樘已經把自己、張周歸為一個黨派,跟朝中文臣對立,但朱祐樘一向寬厚仁慈,且他對傳統文臣帶著一股尊重,他也清楚現在朝堂主流勢力都支持和推崇內閣那三位,所以他也會保持現狀,在這種基礎上逐漸把張周的人提上來。

  蕭敬儘可能不去提及自己的意見,只是按照劉健三人的上奏說辭來表明態度:“陛下,以劉閣老幾人所說,而今他們能力也有限,尤其是對軍務之事,沒能幫上忙的地方不多,且以如今朝堂的形勢,應該多培養一些少壯派。”

  “什麼少壯派,自古以來朝堂有以少壯派輔弼朝政的時候,都會生亂。”

  朱祐樘說到這裡,卻好像想到什麼,話鋒一轉道,“秉寬除外。”

  蕭敬道:“那就應該依照之前所商定的,於內閣增加大學士一兩名,替劉閣老他們分擔壓力。”

  朱祐樘點點頭,也是將這份上奏放下,帶著遺憾之色道:“看來只能如此了。若是增加一人,朕想以王鏊入閣,若是兩人的話……另外一名人選就需要斟酌一下了。”

  劉健三人妥協的方案,其實是增加一名新閣臣人選,並以此人兼任上聽處大臣身份。

  但對於朱祐樘來說,增加一名閣臣,顯然是不能讓他滿意了,要加就加倆,把內閣一潭死水給盤活,這樣就算是回頭真有一兩個退下來,內閣的骨架仍舊在。

  蕭敬一聽就聽出意味了,皇帝對於現如今內閣鐵三角的形勢有點不滿了。

  只能說一直在忍著,沒提出更迭,現在既然是內閣主動提出這件事,那當皇帝的就要在改革上更狠一點,安排更多所屬意之人主持朝務,也算是皇帝彰顯皇權的另外一種方式。

  蕭敬趁機道:“陛下,如今奴婢也有些力不從心……”

  “你這是何意?”朱祐樘皺眉,“連你,也說這種喪氣話?”

  蕭敬道:“陛下,奴婢看來,既然內閣要增加新人,若是司禮監不做一些改變的話,除了朝臣會說閒話,對於朝事的處置,也會形成一些麻煩。陛下也應該趁此機會,對司禮監也做一些變通了。”

  “看來……也是時候了。”

  朱祐樘聽了謝遷的話,似乎對謝遷的態度也帶著幾分滿意。

  你這老小子總算是開竅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了吧?

  光想當個老好人,是沒用的,而且你的“好”,是針對傳統文臣的,說白了你禮重於傳統儒臣,而對於朕要改革朝政的事情卻持有反對意見,就這種態度,還怎麼指望替朕做大事?

  “如何變通,朕也要再斟酌一番。”朱祐樘道,“倒是朕覺得,內閣若是要增加閣臣的話,秉寬倒是可以考慮的。”

  “嗯?”

  儘管謝遷有心理準備,聽了朱祐樘的話,還是感覺到震驚。

  張周已經是兵部尚書,兼蔡國公,在都督府內也有左都督的官銜,等於說政務軍務一手抓,兵部和都督府的差事兼領,那也相當於自己調兵自己統兵,就這樣皇帝還不滿意,還要讓張周在入值上聽處的情況下,再以大學士的身份入閣……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張周所掌握的,就該是整個大明朝從開國以來,人人所夢寐以求的權力了吧?

  朱祐樘道:“以他入閣,卻並不用每日在閣部中值守,就如同現在這般,先掛個名,也為將來做一些準備。”

  雖然皇帝沒明確說為將來準備什麼,但蕭敬也好似聽明白了。

  只要張周在內閣鐵三角之後入閣,那等三個老傢伙退下去之後,張周就可以名正言順當首輔大臣了,那時候看誰還來反對張周!張周真就既是傳統文臣的眼中釘肉中刺,又自己成為傳統文臣之首,那時候下面的文人士子大概就不會想著如何去貶低張周,而應該想著如何去寫一些文章吹捧張周的能力。

  而這正是皇帝所追求的結果。

  蕭敬道:“陛下,如今蔡國公身兼職位很多,即便他能力突出,在此事上,怕也很難成。”

  朱祐樘笑了笑道:“你覺得,朕為何一直讓他保留翰林院的差事呢?”

  蕭敬一時語塞。

  但他心中無比震駭。

  感情皇帝早就為這一天在準備了……也難怪皇帝一直有心讓王鏊入閣,卻遲遲沒有動手。

  就在於……

  皇帝一直在等張周。

  張周現在身兼那麼多職位,皇帝仍舊給他保留一個侍讀學士的兼職,且不用他到翰林院當差,這不就明擺著……皇帝一心想讓張周入閣,想讓張周做文官之首嗎?

  蓄謀已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