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為天下師

  陳寬不依不饒問道:“是說李璋曾跟那位蔡國公有何聯繫?”

  蕭敬道:“雖然咱家不清楚李璋這兩年的詳細情況,但也知道他很低調,近乎從不與人爭,陛下用他,更多是因為他與李榮乃是同門而出,或許是對李榮的一種補償。”

  “同門?”

  陳寬皺眉。

  在太監之中,雖然也有同一批進宮,甚至是拜同一個義父,再或者是曾在同一個太監麾下做事的情況。

  但太監之間很少去論這種關係,現在連皇帝都在用這種關係去用人,也分明是皇帝已經把太監看作一個個的小團體,而李璋的崛起,看起來就是皇帝制衡眼下司禮監這三人的一種手段。

  韋彬問道:“不知蔡國公幾時回京?”

  “大概用不了多時了。”蕭敬道,“以咱家所估量,在蔡國公回京之前,咱家的職位也會不保。以後可就靠你們了。”

  “那是誰……”

  韋彬話又是問了一半,卻不再說下去。

  這意思是。

  你退下去了,掌印的職位總不會是李璋這個生瓜蛋子來接替吧?

  蕭敬也只是搖搖頭,表示自己對此毫不知情,顯然皇帝在誰接替他蕭敬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這件事上,顯得諱莫如深,一直也未透露過任何的風聲。

  ……

  ……

  李璋被火線提拔,直接從御用監太監,調為司禮秉筆太監,且當即便直接提督東廠,成為朝中呼風喚雨一般的人物。

  當天李璋便去拜見朱祐樘,一邊是謝恩,一邊是聽令辦事。

  誰提督東廠,誰就要幹辛苦事,這也算是眼下朝堂的規矩,而提督東廠就近乎是給張周打下手的。

  “李璋,朕本來不打算用你,但楊鵬最近也並不在京,就選你了。”

  當著司禮監另外幾名太監的面,朱祐樘的話說得很直白。

  李璋一點都不介意,他本來也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晉升到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職位,所以聽了這話心裡也沒什麼波瀾。

  但蕭敬幾人心中又在經歷一番洗禮。

  感情還有個楊鵬……

  想到之前楊鵬也當過東廠廠公一段時間,只是沒有當上司禮監秉筆太監,以楊鵬對張周的巴結,那簡直是……蕭敬幾人都會覺得,這個人除了會獻媚,好像就是會當一條狗。

  把皇帝和張周都當主人那種。

  好狗不二主……

  蕭敬幾人都在這麼想。

  “秉寬……就是蔡國公,還在京師之外處置公務,暫且沒回來。”朱祐樘繼續道,“你去處置一下這件事,順帶把李榮的棺槨給迎回來,主持喪禮的事情,就由韋彬你去。”

  蕭敬問道:“陛下,是讓韋彬跟李璋一起去永平府嗎?”

  “嗯。”朱祐樘點頭,“一起去也行,順帶把永平府的事情也給結一下尾。牟斌不是也在嗎?讓他早點回來吧。”

  李璋請示道:“陛下,奴婢對永平府的差事並不知情,是不是應該由韋公公為主導,奴婢先跟他做一些學習?”

  現在李璋知道自己資歷和聲望都不夠,在這種時候,他寧可在蕭敬幾人面前擺更低的姿態。

  “有秉寬在,聽他的就行。”朱祐樘顯得很不耐煩道,“早些去吧。這兩天若是沒什麼要緊的事,就按內閣的票擬批閱奏疏,不要增加負擔了。”

  最後這番話,是說給蕭敬幾人聽的。

  大概是在提醒蕭敬,現在先給內閣那邊一點面子,多采用他們的意見,顯得朕通情達理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朕濃濃的關切之意。

  這可能就是為接下來準備的,在內閣大換血做準備。

  先給你們點甜頭,回頭再給你們敲一棒子!

  ……

  ……

  翰林院內。

  王鏊剛結束給太子授課,與東宮講班一起回來,他本要處置一些翰林院的日常事務,卻是蕭敬帶著謝遷一起進到翰林院來。

  “蕭公公、謝閣老。”

  王鏊提前沒得知消息,也是人到廳堂門口,才出來相迎。

  蕭敬笑著擺擺手道:“王學士辛苦了啊,咱家是代表陛下,過來慰問一下的。”

  謝遷也笑呵呵的模樣。

  很顯然,二人一起來,像是有什麼大事。

  王鏊倒是知道自己是入閣候選人的事情,但他也不敢奢求自己能入閣,到底按照規則來說,他王鏊也並不在入閣的第一序列,也是因為這兩年他跟劉健等內閣大臣的關係不太融洽。

  在大明的翰林院體系中,內閣是很講傳承的,名義上內閣大臣的人選是由皇帝所定,但其實人脈圈子非常重要。

  在嘉靖之前,這種體現最為明顯。

  “王學士,咱家也順帶替陛下給你傳個話,今年順天府的鄉試,就由你來主持。”蕭敬繼續在笑著說,“當然這件事還不要先對外張揚,另外陛下還準備以蔡國公為主考,你們二人……通力合作。”

  王鏊道:“這會不會不妥?”

  對王鏊來說,能跟自己曾經的“學生”張週一起來主持鄉試,看起來是一段佳話,但其實會讓人不自覺聯想。

  尤其王鏊這兩年的官職提升,很大程度得益於栽培提攜了張周,也讓很多人在背地裡議論他,他很想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