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五十四章 該反對的,不該反對的

張周道:「臣資歷不足,且不能勝任朝中很多事情,如今也正是北方戰事膠著時,臣無閒暇再做其他事。」

朱祐樘點頭道:「你在上聽處的差事,也讓你夠忙碌的,且最近唐卿家出使朝鮮,少有人能幫到你。如果你還需要什麼人手,儘管跟朕提,朕會給你調撥。」

張周笑道:「臣眼下尚且還能勉強完成手頭之事。」

「嗯。」

朱祐樘側目看向王鏊。

就在眾人以為皇帝要問王鏊意見時,皇帝突然道:「朕也覺得,秉寬所提議的程學士,算是不錯的人選。就以他為文華殿大學士,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在場的人有點懵逼。

皇帝這怎麼還帶跳脫話題的?

就這麼要決定了?

旁邊的李璋道:「陛下,最近朝野中,有傳言說是要新增閣臣,私下商議也頗多,其中所涉及到程學士和王學士的議論最多,皆都認為二人比較合適。且二人在各自的差事,修書和東宮講習上,都能做到恪盡職守。」

朱祐樘道:「修書的事,可以兼任,但東宮講習,還是要留心的。朕倒不是覺得王學士能力不足,而是朕也很重視太子的課業。」

言外之意,你王鏊要教我兒子,暫時還不能擅離職守。

李璋道:「那還是以程學士的呼聲最高。」

由東廠廠公出來說這件事,好似是傳達民意,畢竟東廠有監察天下人的責任,他們說程敏政的呼聲高,那就是程敏政呼聲高,誰有意見,請提交證據,不然亂說話就詔獄伺候。

朱祐樘道:「程學士今日為何沒來?」

「病了。」李璋道。

「唉!也該好好休養身體,馬上秋涼了,也該好好顧念一下。再過幾日,就是秋闈大比之時,朕已決定,由秉寬和王學士作為本次順天府鄉試的主考,諸位卿家有何意見?」

朱祐樘的話,意思是,內閣大臣是由程敏政來增補這件事,就算是正式定下來了。

也不往後拖了,反正傳言都已經一年多了,朝堂上也曾有過商議,但總是懸而未決,那文臣勢力的一潭水,永遠是死水。

劉健道:「回陛下

,老臣認為,在順天府鄉試主考這件事上,還需斟酌。」

朱祐樘皺眉。

他也在琢磨,劉健對於程敏政入閣的事都沒反對,怎麼會對張周當主考這件事,反對如此之大?

「劉閣老,還有幾天就要開考了,不該讓他們做一下準備嗎?你覺得還有誰更合適?」朱祐樘面色明顯不悅。

你反對程敏政入閣,朕都不會這麼甩臉色。

但你阻止朕讓秉寬當主考,朕想把你剝皮抽筋。

不知道朕想讓秉寬多積累一些學術界的名望?

劉健聲色不卑不亢道:「張周為主考,臣並不反對,但王學士日常教授太子學問,公務繁忙,不該由他身兼數職,不如交由他人來處置。」

「那你認為誰更合適?」

朱祐樘一聽不是反對張周,馬上態度也好了很多。

「臣認為,應當以侍講楊廷和為主考。」

劉健毫不客氣舉薦了楊廷和。

朱祐樘道:「他回京了嗎?」

李璋道:「回陛下,按照日程,今日他就將回到京師,這一路……他很是辛苦,不過總算是趕回來了。」

楊廷和守喪剛結束,從川蜀之地千里迢迢回到京城,甚至還沒進城門,就被劉健舉薦去當順天府鄉試主考,看似是幫張周,但有點去監督張周的意思。

不讓張周亂來。

萬一張周想提點一些他想要提點的人,在科場玩貓膩,也要有人能站出來。

不然指望王鏊?

王鏊這種老狐狸,很容易就能找到方法去妥協,或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楊廷和不同……到底是年輕新銳一派。

正好也是找機會鍛鍊一下楊廷和,讓楊廷和跟張周擺明對立的立場,如果楊廷和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以後晉升什麼的,就跟楊廷和無關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