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六十章 皇親國戚的面子不叫面子


八月十三。

 
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將錦衣衛調查保國公朱暉瀆職怠戰的案宗,呈遞到朱祐樘這裡。

 
朱祐樘看完之後,嘆口氣道:“早就定好的,發配到延綏去戍邊,讓他當個普通的士兵,過幾年看看是否還能調回來。就這樣吧。”

 
蕭敬道:“陛下,奴婢認為,若是他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只怕下面的人也不敢把他怎麼著,還不如……”

 
“你是說,把他的罪名定得更狠一點,直接讓他翻不了身是嗎?”朱祐樘皺眉。

 
照以往太監的習性,是不太可能提這種建議的。

 
蕭敬低下頭道:“奴婢多嘴,還望陛下寬恕。”

 
“說得也對,既不能姑息,也不能給人一種有罪不罰的印象,如果只是戍邊,還給了他再起來的機會,別人還會以為朕是顧慮到什麼,才沒有嚴懲。這次保國公雖是奉命行軍,但他可並沒有按照朕的旨意,把戰事推進到底!”

 
朱祐樘說到這裡,一擺手道:“吩咐下去,就從軍了,當個軍戶,永不寬赦!”

 
“是。”

 
蕭敬也沒想到自己的建議這麼好使。

 
他也在琢磨,這會不會是陛下等著下面的人幫他下這個狠心?

 
“陛下,這裡還有一份新建伯的上奏,說是威寧海周邊有不少的小部族,選擇了投靠,有的還願意在貓兒莊的城池周圍駐牧,以新建伯上奏,目前威寧海方圓百里之內,已看不到韃靼人活動的跡象。”

 
蕭敬說完了讓皇帝糟心的事,自然要提點好消息。

 
朱祐樘果然神色寬慰欣悅,笑道:“是嗎?”

 
蕭敬道:“新建伯還奏報,說是偏頭關出塞的兵馬,也斬獲了一些成果,還有就是之前西遷的火篩部,目前已經重新遷徙回到靠近寧夏的地方,火篩或還會再入京朝貢。除此之外,還有東邊薊州那邊,也上報,說是繼朵顏部之後,泰寧和福餘兩部,也準備投靠大明。草原現在已經近乎於土崩瓦解。”

 
“好事啊。”

 
朱祐樘站起身來,顯得很感慨,“這才幾年,頭幾年朝堂上還經常提及,說是草原那個小王子巴圖蒙克,是有有膽有識的人物,不少人歸順於他,說他幾年之內必能成大事,還讓朕去防備他。現在再看……這一切都多虧秉寬。”

 
“是。”蕭敬趕緊應聲。

 
以前蕭敬還是很防備張周的,但現在……自己職位都難保了,說兩句好聽的,或還會為自己東山再起做一下鋪墊。

 
朱祐樘道:“秉寬還沒從貢院出來嗎?”

 
“沒那麼快,估計還要等個七八日,如今連閱卷還沒開始。”蕭敬道。

 
朱祐樘有些遺憾道:“早知道的話,讓秉寬在外面出出題目就是了,還進貢院作甚?有時候朕想跟他閒聊時,他也不在,讓朕好是煩心。”

 
蕭敬聽了還能說什麼?

 
說,陛下,您可以跟奴婢聊?

 
這話怎麼這麼虛呢?

 
“秉寬曾說過,這兩年草原的日子很不好過,邊市關閉了不說,戰場上他們又屢戰屢敗,草原天災人禍不斷,如果今年冬天他們過不去,入秋之後他們或會找尋大明邊關防備的薄弱點,再來襲擾。不得不防啊。”朱祐樘道。

 
蕭敬跟在朱祐樘身後,顯得很謹慎道:“陛下,戰場上都打成這樣了,韃子還敢來嗎?”

 
朱祐樘搖頭道:“他們的目的是要活下去,如果明知道過來是跟邊軍主力打,他們是不敢的,可大明的精銳始終無法覆蓋到關隘的各處,就算要調兵,也需時日,他們也會防備我們主力的行進,不會再發生正面交鋒的情況。”

 
“奴婢明白了,他們要打的話,就是來搶完了,馬上逃走。”蕭敬道。

 
“嗯。”朱祐樘點頭,“大概就這意思吧。這次韃子再從哪來,秉寬說也不好判斷,韃子可能會分兵,具體如何……還要看入秋之後,各處的關隘防備情況了。”

 
“那快了……現如今,也到了秋收的時候了,尤其是邊關各處。”蕭敬緊張兮兮道。

 
朱祐樘笑道:“擔心那麼多作甚?有秉寬在,總歸能籌畫好一切。有時候朕都是杞人憂天了,你嘛……更不用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