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六百四十四章 見死不救

從永平府港口到京師的鐵路已完成了初步的勘探,年底就要進行奠基儀式了。



來年開春就會正式動工,在這個冬天,即便氣溫還很低,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將完成,這段路也算是平坦,但仍舊需要架設橋樑,且也有一定的海拔高低差。



張周要親自去永平府完成初期的一些步驟,這天他也到宮裡去跟朱祐樘告別。



“秉寬,沒想到你這麼快又要走了。”朱祐樘明顯是有些不捨,感慨著說道,“你回來一趟,也沒讓你清閒,又是給朕看病,又是忙著朝務,這次去永平府,你的事情也不會少了。”



張周笑道:“這都是臣應當做的。”



朱祐樘笑著嘆息道:“不過給懋仁和知節慶功的事,你也要過去,這裡還有一份唐寅從朝鮮發回來的奏疏,你看看,也有個準備。如果需要調兵什麼的,薊鎮和遼東的兵馬,你隨便調遣……”



說著,朱祐樘對身後的陳寬示意了一下,陳寬隨即將唐寅的上奏轉交給張周。



在張周看來,這個同門“師弟”,也已經很久沒出現在他視野裡,本來唐寅就不是那種兢兢業業的官員,每次給這老小子出出難題,把他晾曬在一邊,在張周看來也不失為歷練的方式。



打開信件,卻知唐寅在朝鮮的日子也不好過。



明明是領命去攪渾水的,奈何朝鮮那邊對大明的使節是非常尊重,尤其是如今朝鮮的國王李懌,簡直是把他唐寅當祖宗供著,唐寅想出手打人都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有點師出無名的意思。



所以唐寅的方略是……請求朝廷給他新的指示,或者是想及早回到大明。



當個工部右侍郎,明明說好是提督易州山廠,卻被安排出使,這一去就是半年,好像朝廷都把他給忘了,這讓唐寅份外焦慮。



這是被流放了?



張周道:“草原的戰事都已告一段落,遼東平女真也頗有進展,朝鮮卻仍舊按兵不動,這是為對宗主國的不尊重,臣認為陛下應當下旨訓斥,並做出一些懲戒。”



“呵呵。”朱祐樘笑道,“就按你說的來,不過唐寅在朝鮮畢竟沒多少人馬,如果朝鮮那邊不認同,只怕會給他帶來麻煩。唐寅到底還是你的同門啊。”



張周義正言辭道:“不能因為他是臣的同門,就對他放鬆要求,臣認為更應該敲打他才是。且以臣認為,朝鮮境內有很多勳貴等,完全是站在大明這邊的,一個不過十二三歲的小國主,若做得不善,隨時將其廢黜,換個新的上來,也不是不可。”



“好。”朱祐樘似乎也很喜歡去敲打這些藩屬國,以前是沒什麼機會,或者說是顧不上,現在難得有機會,他這個天下共主還是要體現出威嚴和氣勢來。



“朕這就下旨,讓唐寅好好提點一下那個朝鮮小國主,如果有可能的話,再讓他來進貢一次,由你親自提點也可。”朱祐樘道。



張周拱手行禮道:“臣領命。”



……



……



張周出宮時,直接是由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寬陪同。



陳寬對張周也是非常恭維的,出來之後就在講述,說是今天因為知道他要入宮,皇帝如何欣喜云云……還說皇帝本來也打算去永平府視察,只是因為身體未完全病癒,才打消這念頭。



“這就要勞煩蔡國公,就等於是代天子出行,您這樣的能人真是哪裡都少不了,您離開之後,京師內的事情,也是讓人頭疼啊。”陳寬的話,似乎是另有所指。



張周好奇問道:“陳公公這是何意?難道有何事煩擾?”



陳寬故作不願說的樣子,在張周的追問之下,他才幽幽開口道:“事挺多的,年底積壓的,不過最棘手的就是謝閣老的案子。陛下草定的,是判個流徙……可能也要發配到永平府去。”



張周聽了不由心中暗笑。



讓你謝老兒沒事總跟我作對,現在遭報應了吧?



你不是喜歡替內閣強出頭嗎?現在你都要當有罪之臣了,甚至還要被髮配到永平府“戍邊”,其實就是去給我打下手,就算是想回鄉安度晚年你都沒機會,就問你心裡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