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六百六十章 年前有個了結

這就是想為自己爭取權力。

……

這是為了體現跟張周是一條心的,譚祐居然主動去貶損張懋。

譚祐道:“在下倒認為,謝閣老有瀆職、擅言軍政之罪,有禍亂朝綱之嫌,若公論,自當嚴辦。”

或者說,你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居然問我這種問題?可知道我甚至不會在身邊人面前談及此事,何況是跟你這種半生不熟的?

“公事公辦,陛下沒讓我參與其中,謝閣老是否有罪,或是罪幾何,自有朝廷公斷。事不關己啊。”張周打個哈哈。

本身港口的事情,就是由兵部來負責的,而張周作為兵部尚書,既相當於譚祐的頂頭上司,爵位和軍職上還比他高,他要聽命行事。

……

他這才知道,原來譚祐不是為了來他這裡探聽虛實,而是為了跟他表態的。

皇帝讓朝中各衙門來商議謝遷的罪行,卻並沒有將這件事牽扯到都督府,或許在皇帝看來,由一群武人去商議一個文臣的定罪是有些荒唐的,所以這件事壓根就不打算讓武官來參與議論。

譚祐很高興。

我都說了不關心這件事,你居然讓我出來帶頭聯名參劾謝遷?

雖然皇帝讓各衙門自行商議,但內閣就是神通廣大,各衙門都有自己人,因為各衙門不能由主事之人自行決定,要進行內部討論,最後各衙門內部商議的結果,也會如實傳到李東陽耳中,李東陽再將此告知於劉健。

乾清宮之外,受召見的幾人都在等候入內。

這天上午,劉健早早便來到內閣值房,卻是還沒等內閣現有三人到齊,李璋便親自過來傳話,說是皇帝召見內閣如今三人。

李東陽點頭,似乎心裡已經有數。

李東陽似乎也覺得其中有些不妥。

“這……”

譚祐似乎很清楚,他在港口就是個打醬油的,如果不能趁著張周在的時候幫自己爭取到權力,等張周走了,他在這裡更沒法混了。

一直等到陸完到來之後,皇帝才通知幾人入見,程敏政跟在李東陽身後,有意無意提醒道:“確定這次能把事給壓下來?”

幾人一起入見。

劉健道:“即便朝中臣僚眾口一詞,你我也不能太過於放任。”

譚祐道:“京中如今都在議論謝閣老的案子,不知蔡國公您,對此有何意見?”

“只能如此了,不知陛下今日是否問及此事,若真要問及,或可讓王用敬出面有不同論調,如此聲音不一,也讓陛下寬心。”劉健是有政治覺悟的,知道這會不能眾口一詞。

可就因為這年底有謝遷的案子要處理,使得朝中大臣對此也很焦灼。

張周問道:“陛下有讓都督府參與到謝閣老的問罪?”

“這……”

劉健問道:“各處可有不利的風聲?”

“紮營的話……會不會影響到城內的秩序?在下的意思,這外來的軍士,若是不能進城的話,在城外惹了什麼是非,不好處斷。”譚祐繼續做拉扯。

張周道:“陛下差遣新寧伯來此,有其深意,至於安邊侯和京山侯,都是為遼東戰事而來,並不會在此久留。”

這天本也是平常,臨近年關,皇帝也因為生病而不上朝,朝中大事小情基本都能內部解決,對於大臣來說有沒有朝議,其實差別也不大,畢竟年前多數的事情已做了定奪,更多是熬到年底等著開春放假就行。

君臣見禮之後,朱祐樘隨即一擺手,讓人給在場除了太監之外的人,都準備了椅子,讓他們落座。

朱祐樘開門見山道:“朕請諸位來,是有件事一直懸而未決,是該有個結果。去,把在京各公廨裡商議的結果拿出來,朕想看看,他們對此意見如何,這件事在年前也該有個了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