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七章 意氣奮發

 “燕王殿下多謀善策,行軍多有險招,能支持將軍也是情理之中,所為得遇明主,將盡其用,也莫過於此了。” 

 杜預在一旁由衷而言,響起他祖父杜畿經荀彧推薦,也被曹操重用,但到了父輩杜襲,卻被曹家猜忌,因為朝堂之鬥,幾乎下獄致死,更覺明主何其不易。 

 荀顗也想起荀家的遭遇和荀方的經歷,正色道:“良馬千里,也需得遇伯樂,殿下人盡其能,知人善用,吾等此番出征,正是建功立業之之時,萬不可辜負丞相及燕王匡扶漢室之心。” 

 “哈哈哈,爾等言之有理,”魏延忽然哈哈大笑起來,此次兵出長安,便有種虎入深山,蛟龍入海之感,心中暢快難以言喻。 

 荀顗看看地勢,言道:“將軍,再向前還有三百里便到武關境內,魏軍恐早已得到消息,還需小心行軍才是。” 

 魏延輕撫鬍鬚,大聲下令道:“好,馬上派出斥候探馬,五人一組,前後相接,三十里之內都要探查清楚。” 

 杜預領命,按照先前分配派出哨馬,不多時便見數十騎絕塵而去,消失在遠處的山坳處。 

 武關為秦之要塞,數百年前,還為秦楚國界,出入商客、百姓都要在此嚴密檢查。 

 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為兵家必爭之地。 

 武關為關中及東南門戶,山水環繞,險阻天成,有“秦關百二”之譽,據此險要之處,能夠以二敵百,易守難攻。 

 當年蜀軍北伐,佔領長安之後,魏軍倉皇東撤,為防蜀軍繼續東下,不但阻塞潼關,在武關也派重兵把守,由於南陽還有荊州兵馬牽制,劉封並不急於取武關,也不怕南陽魏軍會來偷襲。 

 弘農會盟之後,蜀、魏重新和好,互通商道,武關也成為長安連接荊襄、吳越的樞紐,從長安到丹水,經酈等地至宛城。 

 但隨著雙方再次爆發戰事,武關商路早已被阻斷,魏軍精兵駐守此處,潼關也被徹底堵死,江東、荊襄乃至中原前往西域的商隊,都從南陽繞道漢中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