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求之不得大風流

考校學問?

本來覺得那句話通俗易懂的李睦州,一下子就覺得吃不準了,莫非此語,意外有意,玄外有玄?

仙尉見這位經緯觀的宗字頭道門高真,遇到這句話,竟然都要認真思量一番。

道士仙尉一時間悲從中來,是了是了!看書修道,果然很難!李睦州思來想去,總不能閉口不言,正要開口說話,仙尉坐在一旁椅子上,手肘抵住桌子,再單手托腮,頭別木簪的年輕道士,好像在看那本攤開的書,也好像是在神遊萬里,既像是與陸道長言語,也像是自言自語,“朱先生說他也是聽一個學人說的法門,就在於五個字,‘觀世音菩薩’。大致意思就是說我們要‘觀’,多

看書,‘世’,多走路,行世道,‘音’,要多聽聽別人說什麼、想說什麼,不要一味自說自話,最後再有菩薩的慈悲心腸,那我們就算是在真正修行了。”

彷彿學道人聞道,萬一禪關砉然破。

道士李睦州瞬間躋身物我兩忘的心齋境地。天外,於玄非要給老秀才揉揉肩膀,老秀才非不肯,倆倔老頭就在那邊推搡,一來二去,不知是誰率先沒掌握好力道,另外一個就跟著沒輕沒重了,你來我往的

,看架勢,就快要真的打起來了。

老秀才突然停下手,揪鬚皺眉不已,“於玄,你覺得發生什麼事,會讓你跟落魄山反目成仇?”於玄微笑道:“是擔心發生類似那頭鬼物的偷襲手段?會有一二道士暴斃於落魄山?只管放心好了,我豈會讓陳道友為難。一來這些道士都是我親自挑選的,二來我悄悄設置了一張大符在他們身上,既是護身符,又是伏線符,誰要是覺得有機可乘,用點鬼蜮伎倆,那就別怪貧道循著那條線索,去登門拜訪了。何況陳道友

是一貫小心謹慎的,否則白景道友也不會坐在屋頂。”

“於老哥,你家山頭茫茫多,管不過來,實屬正常,話說回來,難怪仙槎道友先前要說道你幾句了,不算冤枉?”

“五個宗字頭,差點就要一隻手都數不過嘍。經緯觀最窮,門風反而是最好的,你說奇不奇怪,玄不玄妙?”

“你在此合道星河,當然是眾望所歸,旁人誰瞧了都服氣。白也就說他欠你一份人情,以後肯定會還上,當然還不上是最好。”“所以你躋身了十四境,中土文廟那邊,總得給份賀禮,意思意思。於老哥,你猜怎麼著,大夥兒一合計,琢磨來思量去,就是沒個定論。給多了,估計你會嫌雞肋,說不定還要覺得欠文廟一份人情。給少了,保不齊什麼山什麼宮什麼派的,會覺得我們這幫在文廟吃冷豬頭肉的讀書人,是一幫臭窮酸,說實話,我們也愁

啊。”

於玄揪住鬍子,一張老臉皺成一堆,“老秀才,給句準話,你要是這麼整的話,貧道很虛。”

“你們是道士,道士肯定住在道觀裡,不然就是身在道場中,是也不是?”

“老秀才,荀卿!你別逼我學那潑婦罵街啊,我於玄也是有脾氣的人。”

“咋個還急眼了,罵架?於老兒,我再給你一次重新好好說話的機會!”

“唉,老秀才,我這不是擔心集靈峰那邊出了紕漏,心急如焚就容易說話不過腦子嘛,見諒個。”

“放肆,你既然不把我當朋友,於真人今兒傷了我的心,我就也不把你當兄弟,喊什麼老秀才,喊文聖!”

“半借半送給落魄山的一千顆金精銅錢,借給陳道友的五百顆,這筆賬算在老秀才你頭上,如何?”“於老哥,你要是這麼聊天,那我可就上杆子往上爬,把你當親哥了啊?善,從來只有談錢就傷感情、借了錢就等於少個朋友的關係,哪裡有像我們這樣一談錢、

感情就愈發深厚的關係?於老哥,有沒有帶酒,我得悶幾個,老弟才學有限,實在是說不出更多的誠摯言語了。”

“荀老弟,喝酒就算了。”“實不相瞞,我跟亞聖反覆商量,總算合計出個賀禮,打算送兩塊匾額給你,禮聖覺得可以,這件事就算通過文廟議事了。一塊匾額呢,榜書‘道場’倆大字,擱不

擱在填金峰,都隨你,另外一塊寫‘道觀’,你依舊想放在哪裡就放哪裡,文廟只管送,可不管你擱在啥地方。”

於玄驚訝道:“文廟捨得給出如此重禮?!”

老秀才嗤笑道:“你覺得是誰先起的頭?”

於玄喟然長嘆一聲,讚歎道:“陳道友確實厚道,實誠,缺了點心眼。”

他那六個嫡傳弟子。

桃符山的鶴背峰楊玄寶,曾是於玄首徒,兵解再轉世,重返山中繼續修道,等於是一人佔倆。

經緯觀的垢道人,羽化山的鬼仙山主元素。飛仙宮的薛直歲。還有斗然派,當代掌門梅真的師尊,已經閉關百年的童蒙。

當然如今於玄還有一個藏藏掖掖的小弟子,不過暫時讓經緯觀那邊幫忙傳授道法,畢竟不宜帶往星河一起修行。

先定心性再傳道與術,一向是於玄收徒宗旨。

這次故意讓薛直歲“護道”,確實如陳平安所說,最需要打磨道心的,在於玄看來,恰好就是這位嫡傳弟子的道門天君。

偌大一座飛仙宮,過於暮氣沉沉了。

於玄每次蒞臨飛仙宮,敢抬頭看他的道士,都沒有幾個啊。

他既不是去巡查的,也不是遊山玩水,是極其希望走在路上,就有個道士,主動開口,問上一問道法,不問道,閒聊幾句也好。

曾經有過這樣的道士,雖然會神色侷促,語無倫次,也會問一些並不高明的問題,但是於玄樂在其中,耐心為他們仔細解惑。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見著祖師爺於玄,敢開口言語的道士就開始越來越少,上次去飛仙宮,就連一個道士都沒有了。

於玄當然可以主動停步,喊來一個遠遠稽首便無言的道士,但是於玄更希望飛仙宮的任何一條山路上,都有道士主動言語。

於玄說道:“老秀才,現在可以讓我跟陳道友聊幾句了吧?”

雖然看不見那落魄山景象,只是符?在,他們道心大致如何,於玄還是有所感知的。

也就是某位道士的心境真到了糜爛境地,於玄也有機會出手挽救一二。

等到老秀才撤掉了那份大道屏障。

天外於玄以心聲言語一句。

“陳道友待客真誠。”

山中陳平安便回覆一句。

“於道友用心良苦。”

於玄如釋重負,撫須而笑。一千顆金精銅錢,肯定不算打了個水漂。長遠來看,其實有賺,大有賺頭!不料那位陳道友笑問道:“他們只是有了個否定之否定,得了個很初步的肯定而已。於前輩畢竟是送了五百顆金精銅錢,我與人做買賣一向不願別人虧錢的,需不

需晚輩再來個順水推舟,趁熱打鐵。一般而言,楔子過後,翻過開篇正文內容,就該步入中段,最後再來收官……”

於玄忙不迭說道:“不必不必,陳道友如今忙著閉關,不宜耗神分心更多,有個楔子與開篇便足矣……”陳平安笑道:“前輩放心,接下來只在事上磨礪,無礙道心太多,我先帶他們見識見識山上鬥法之外的戰爭場面,再幫他們量身打造一場場刺殺,例如設身處地,

換成是陳平安,如何面對甲申帳那撥劍修的圍剿……”

於玄試探性說道:“陳道友何必如此勞神費力……”

咦?

心聲如石牛入海。

於玄又開始揪著鬍鬚一併揪心了。

其實跟竹樓崔誠當初幫陳平安和裴錢教拳,是一個路數。

先讓人退無可退,逼到牆角,全無一絲餘地可以周旋。

比如丁道士無比自負於自身的修道天賦、學問才智。那就悉數摧毀之再重建。

同樣手段,換成一個飛昇境修士來做,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這撥道士們猶有一份大餘地可退,栽在別人手裡,是我差了道齡。

陳平安一個外人,不管是旁觀者清,還是眼界使然,可能要比他們更瞭解五座宗門。

只說從於玄,到垢道人,再到趙文敏,到李睦州。

就像陳平安自己,對那剛剛進入跳魚山十六人,就少了耐心,而且是少了很多的耐心。這當然也跟當下陳平安的處境大有關係,但是退一萬步說,就算陳平安沒有跟馬苦玄打那一架,沒有被一位十四境候補鬼物偷襲,陳平安也還是不可能親自傳道和教拳,甚至不可能經常去跳魚山,至多就是站在開闢為私人道場的扶搖麓,憑欄遠眺,多看看那十六人的修行進展,通過一些細節,確定他們的心性品行,再

與鄭大風和岑鴛機定期碰頭一次,查漏補缺。一座跳魚山,暫時多出十六人,等到大驪王朝送來第二撥劍修胚子呢?或是沒有在桐葉洲創立青萍劍宗?又或者等到二十年封山再解禁,落魄山所有藩屬山頭,

都陸陸續續開峰,有元嬰修士或是遠遊境武夫坐鎮山頭,而這些峰主,都有了越來越多的親傳弟子和再傳弟子……

顧不過來的。

陳平安只是學鄭居中,終究不是鄭居中。

所以於玄的這份良苦用心,陳平安心有慼慼然。於玄今日之境況煩憂,不就是落魄山和青萍劍宗來日之必然?

小門派擔心青黃不接,祖師堂香火不旺。弟子,錢財,天材地寶,靈器外物,道書秘笈,只求多多益善。

大宗門,也會憂心弟子們良莠不齊,道場繁蕪,顧此失彼,人心渙散,擔心那些好苗子,一著不慎誤入歧途,求道不真。

於玄是要他這個陳道友,做那惡人,來當砥礪那些兒孫輩道心的磨石。

陳平安很默契就接下了這份苦差事,於老真人花錢買道心,陳平安何嘗不是一種未雨綢繆的預演和練手?

何況還不用花錢。

在陳平安眼中,這些身份清貴、當得起仙苗美譽的道士,其實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斗然派的道士田宮,願意為了經緯觀的垢道人,第一個公開撕破臉皮。好不好?陳平安當時差點就要給他豎大拇指。

那文霞覺得他陳平安那般作派,惹人厭煩,令人作嘔……好不好?陳平安覺得簡直就是太有道理了,她如此想,好得很!

猶有一撥年輕道士,坐在那邊,好像就是在等著久聞大名的陳山主,到底是否有真本事,配得上那些傳聞和事蹟。

陳平安內心深處,非但沒有任何芥蒂,反而覺得他們的態度就該如此。

當然,如香童這樣的,另說。

至於又屬於例外的丁道士,尤其是天君“值夜”薛直歲,飛仙宮這一脈,規矩太重。

規矩當然必須得有,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過重,就會過猶不及。道士天性,束縛一多,舒展就少。

身心不得舒展,如何天人合一?

大體而言,這場坐而論道,陳平安不外乎有錯糾錯,雕琢璞玉。與那好上加好。

說是傳道,其實不至於,陳平安臉皮還沒有厚到這個份上,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叫“江湖險惡”,倒是名副其實,當仁不讓。

於玄,教得出一樹開五花,教得出絕大多數道士都是持身端正,卻未必猶有更多精力,教得了所有的“一個再傳弟子的香童”,“太羹福地的丁道士”。

陳平安一個外人,興許反而教得了近在眼前的外人香童,丁道士,也一樣未必教得出一座“經緯觀”,一位“垢道人”。

於玄給了一份問卷,正確答案是公開的。陳平安給出一個詳細具體的解題過程就行。

於道友,陳道友。

相互間以道友相稱,可不是什麼客氣話。

一個是信得過對方,一個是自信擔得起。

再一次“醒來”,隨陳平安一同作壁上觀的薛天君率先起身,打了個稽首。

這一次就算是那香童,也跟著起身,老老實實行了個稽首禮,才撂狠話,只是略顯色厲內荏,“依舊不服。”最不服氣的那個桃符山鶴背峰香童,還有如今一想到符?就頭疼的斗然派白鳳,以及想要與陳山主多請教請教的飛仙宮魯壁魚,這三位道士,他們都願意留在落

魄山。

跳魚山那邊的傳道之人,不就多了嘛。

岑鴛機給人教拳就是學拳。

同理,你們幫著傳道就是自己修道。

打不過一個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道主,教幾個最高境界才是觀海境的孩子,還不是信手拈來?

這天陳平安親自將其餘打道回府的道士們,送到了牛角渡,近距離瞧見了那艘“龍蛇蹤”,陳平安嘖嘖稱奇,說半點不眼饞,那是自欺欺人。

陳平安竟是與他們打了個道門稽首,微笑道:“道在瓊樓,道在瓦甓。道在符?,道在道外。我輩學道者當珍重寶之。”

二候峰女冠文霞,她壯起膽子,試探性問道:“陳先生,晚輩能不能開啟一場鏡花水月?”

一眾道士只見那位陳山主霎時間如臨大敵。

陳平安面帶微笑道:“不必如此,以後路過貴派道場,想必自有面談的機會。”

恩將仇報,壞我道心?!

文霞小有遺憾。

黑衣小姑娘安安靜靜站著,什麼都沒有說。

小米粒好像什麼都沒有聽見,什麼都沒有看見。葉澹不知是用上了什麼符?手段,還是自行跨洲來此,在牛角渡憑空現身,望向那位青衫男子,確定身份後,她神色淡然道:“師祖前不久降下一道法旨,將這艘

龍蛇蹤跨洲渡船,免費租借給落魄山一百年。”

陳平安故作鎮靜,點點頭,“落魄山在此謝過桃符山。”

葉澹笑道:“我也要謝過陳劍仙才對。”

陳平安心中瞭然,照實說道:“無意間幫你報仇,只是順帶的,道友不必言謝。”

那文霞依舊一臉茫然。

葉澹臉上笑容更濃,“果然人的名樹的影,陳隱官確實官威不小。”

陳平安面帶微笑,並不言語。

葉澹的到來,本就足夠出人意料,現身之後,與那陳平安打啞謎一般,更是處處透著古怪。

斗然派“葉處士”,豈會與誰笑臉笑言?

便有幾位道士心中叫苦,莫非還是一場幻境,狗日的陳山主,有完沒完,還在考驗我們道心?!

就有一個覺得遭不住的混不吝年輕道士,直接往地上一躺,看你陳平安能奈我何,我現在的一顆道心,簡直就是古井不波!

葉澹皺眉道:“是一候峰,名叫梁朝冠?你這是做什麼,成何體統。”

梁朝冠笑呵呵,翹起二郎腿,“陳山主,下次我去斗然派,見著了真的葉師叔……”

陳平安笑著提醒道:“你已經見著真人了,有什麼話,現在就可以當面說清楚。”

薛直歲無奈道:“趕緊起來,陳山主沒有弄虛作假。”

梁朝冠看了眼薛天君,再看了眼氣態端莊不怒自威的葉師叔,最後看了眼陳平安,一骨碌起身,拍了拍身上塵土,與那葉師叔默然稽首,大步流星往渡船走去。

陳平安好心好意提醒道:“忘了?龍蛇蹤已經租借給落魄山了。”

梁朝冠朗聲道:“沒忘,貧道打算留在落魄山好好歷練一番。”

沒有一艘跨洲渡船,難不住薛直歲,祭出一艘符舟,足可跨洲遠遊。

所幸那葉澹也跟隨道士們一同返回中土神洲。

她腰間懸掛一支極為罕見的彩色短鞭,篆刻“壺公煉製於古西嶽”一語,以及“趕海”二字。

姜尚真以心聲問道:“米裕,你去過避暑行宮,清不清楚,山主為何對這個葉澹,如此……戒備?”米裕猶豫了一下,以心聲答道:“我以前在避暑行宮閒來無事,喜歡翻閱檔案,還真知曉這裡邊的內幕。葉澹除了道士身份,她也是一位劍修,曾經去過劍氣長城,結果第一次趕赴戰場,就受傷不輕,是被那紅葉劍宗的妖族劍修蕙庭,以‘脂粉’打成重傷的,葉澹好像還連累了一位師門長輩的護道人,所以她曾經立過一個誓言,誰能手刃仇家,如果是男子,她願意與他結為道侶,若是女子,她就擔任婢女百年。真不怪咱們隱官大人一見到葉澹,就怕得要死,她如果非要完成誓言

,賴在落魄山不走,隱官大人如何是好?”

姜尚真恍然大悟道:“緣來空有縮地鞭,縮不了相思地。”

米裕說道:“換成咱倆?不算個事?”

姜尚真微笑道:“這就是我們遠遠不如山主的地方了。一個男人的最大風流,是潔身自好,用情專一,讓天下女子既求之不得,又求之不得。”

米裕佩服不已,周首席這句話,當真說到自己心坎上了。

陳平安說道:“等小陌回來,你們幾個劍仙,加上裴錢,陪我走一趟大驪京城。”

裴錢。姜尚真,米裕。一位止境武夫,兩位仙人境劍修。

小陌,謝狗,老聾兒。這可就又是三位飛昇境劍修了。大驪王朝新任國師陳平安,要首次出現在朝堂大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