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1108章 盡善盡美、法典實體新方案

    下方是方方正正的柱體基座,四面用來銘刻法典正文,而在基座上方,則是一本半打開著的厚厚書籍。

    書脊上寫著書的名字——“大夏法典”,書的封面、封底都是浮雕的“審判天平”!

    審判天平的靈感來自於夏多家鄉的法徽,但做出了一些調整,將主體的華表換成了一柄長劍,劍的護手則成了天平的兩臂。

    至於齒輪、麥穗,夏多暫時還不敢用這些元素,而是換成了漢字的兩句箴言拱衛審判天平左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夏多設想中,未來領地的審判、司法機構都會以“法典天平”為標誌,劍、法典、天平等元素,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做什麼的。

    ……

    簡單定下了初稿,夏多就準備著手製作了,只是現在製作,最快也要六天後,才能讓雕像本體材質的物質性穩定下來,之後才能為其賦予魔法效果。

    好在這一版本的法典實體,不需要依靠魔法就可以完整地呈現出法典全文,因而,夏多完全可以先做出一個看上去很像成品的半成品來。

    反正計劃中的授田儀式最快也要到下個月,而這個月連一半都還沒過去呢,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法典實體。

    今晚夏多準備先將初稿再打磨打磨,並探索一下實際製作時的操作流程。

    縮微模型和大型雕塑完全是兩回事,前者夏多可要輕易操控水體,任意調整結構、形態,之後的轉化石質也十分輕鬆。

    但大型雕像,夏多就沒辦法在施法轉化石質的同時,還控制那麼龐大且精細的水體結構了。

    必須先轉化出具有粗略形態的石材,之後再進行精細的後期處理,

    而夏多本人對於石匠工藝並不擅長,領地石匠也不一定有那樣的手藝,最關鍵的是——這種石材質地堅固,就算有高級石匠估計也很難上手,更別說要在授田儀式前完成了。

    這種情況下,魔法就成了夏多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