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1143章 千年改造、催化加速

    如,水不可能憑空變成其他物質。

    類似於地球上的元素衰變,看似激烈的放射現象,其實要持續相當漫長的時間才能真正轉化為其他物質。

    同理,這黃沙半位面中的水,想要完全轉化為其他物質,雖然不至於像地球上放射元素的“全衰”那麼永無止境,但實際也是非常漫長的。

    只觀察四、五個小時,夏多還不能判斷這裡的水到底要多長時間才能全部轉化為其他物質。

    不過,這期間的元素轉化對位面根源的影響,卻能夠輕易判斷出來。

    按照夏多的判斷,如果保持當前這種量級的元素轉化,大概需要一千多年才能將這個半位面“侵染”成具有水元素根源的、相對完善的半位面。

    至於為什麼不是位面,那是因為想要成為位面,並不是元素齊全就可以了的,還有更多的條件,這點就算是康傑尼歐、伊奧勒姆都還沒搞明白呢!

    夏多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正常位面肯定是元素齊全的,但元素齊全卻不一定能成為可以成長的正常位面。

    之前他從伊諾森法師塔遺蹟中得到的“位面創生”實驗記錄,其中明顯有著超出半位面實驗的成分,或許就和可成長的正常位面有關。

    當時的耐色瑞爾,位面和半位面並未嚴格區分,伊諾森的研究資料中只提到“位面”字樣。

    “半位面”什麼的,都是夏多、羅迪特這些後人自己判斷的,當時的實驗者其實是很迷惑的。

    實驗無數次,一次都沒有成功過,著實令人惋惜。

    ……

    區區一個黃沙半位面,想要轉化成元素相對完備的半位面就如此困難,再想讓它具有成長性,那就更難了。

    好在夏多現在也沒想過一定要有個什麼結果,實踐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直接注水效率太慢,而即便是將半位面都注滿水,效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畢竟元素根基缺失而導致的轉化現象本身就足夠劇烈了,和量的多少關係並不大。

    而是和位面的體量有關,體量大,轉化速度就大,但同樣的,體量大,元素侵染的難度就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