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 作品

第四百六十九章 詭道

    虞朝宗一口把餃子吃進嘴裡。

    從這一天開始,虞朝宗沒有再和任何人提過求死之事,似乎也再沒有求死之心。

    他向人要了大量的紙,每天都坐在床上寫寫畫畫,李叱不在的時候,他就一直在寫。

    李叱在的時候,他就會變得開心起來,彷彿回到了孩子時候,有說不完的話。

    他和李叱聊了很多,什麼都聊,從他自己這半生的各種遭遇,到朝廷的弊端,從朝政到民心,又從民心到風土人情,風土人情到天文地理。

    他所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做過的事,有過的感悟。

    都在話中。

    都在紙上。

    他寫燕山營,也畫燕山營,李叱現在不想那麼多,他這個做大哥的要想。

    就算李叱無心去搶燕山營的大當家,可只要他回燕山營,不管是黃金甲還是西籬子,都會對李叱充滿敵意。

    其實這又不能完全怪那兩人,他們大概會想著,殊死一戰的時候不見李叱,要搶大當家位置的時候李叱回來了。

    若只有他們兩個這樣想也就罷了,怕的就是燕山營的兄弟們都這樣想,若如此的話,李叱不可能把燕山營接手過來。

    冷靜下來的虞朝宗這才醒悟過來自己之前的安排有多草率,李叱又怎麼可能單憑他一塊令牌回去就能接管山寨。

    所以他開始寫,開始說。

    把燕山營的一切都寫在紙上,畫在紙上,又不只是燕山營的事,還有天下事。

    以至於他每天都專注於此事,連自己病都忘了,看起來心情和身體都好了不少。

    他們在地宮之中一天一天的藏著,而在外邊,冀州城裡的日子也逐漸歸於平靜。

    可是在某些人之間,卻越來越不平靜。

    豫州軍將軍於瑋殷儼然已經把自己當做第一功臣來看,以為有皇帝為後臺,態度狂妄跋扈。

    除了對武親王楊跡句和皇帝不敢造次之外,對誰的態度都很倨傲,就算是對羅耿也一樣。

    奪冀州之後第三天,皇帝下旨犒賞三軍,但是這犒賞也只是口頭犒賞而已。

    從曾凌的府裡搜查出來大量金銀,府庫裡也搜出來不少,數額之巨其實足夠用於發放獎賞,但皇帝沒打算發。

    所有搜查出來的錢款,不管是幽州軍搜出來的還是豫州軍搜出來的,皇帝一聲令下,全都交給武親王的軍隊接手清點。

    這一下,於瑋殷不敢怪罪皇帝也不敢怪罪武親王,只能是怪罪羅耿。

    想著若非羅耿和他搶,鬧的大家臉面上都不好看,而且幽州軍和豫州軍的士兵在城裡打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皇帝也不至於把所有銀子全都收走。

    皇帝的意思是,你們不是都想搶嗎,那朕就誰都不給了。

    然而於瑋殷並沒有想到,這樣的局面,就是皇帝故意放任,甚至是安排人慫恿造成。

    皇帝就是想看到羅耿和於瑋殷不和,鬧起來,打起來,甚至水火不容。

    不然的話,皇帝有什麼藉口把錢款全都收走。這些銀子皇帝都要帶走,一個銅錢都不想發下去。

    最主要的是,皇帝從一開始就希望羅耿和於瑋殷不和,一直不和才對朝廷有利。

    青州軍的降兵不下六七萬人,全都被歸入武親王大軍之內,燕山營的廂兵更多些,不下七八萬人,亦被武親王收編。

    以至於這一場大戰,羅耿和於瑋殷,全都一無所獲。

    於瑋殷心裡當然不爽,很不爽,豫州軍衝鋒在前,最終竹籃子打水,他如何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