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 作品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備戰

    “柳戈。”

    李叱一邊走一邊吩咐:“澹臺帶著騎兵先行,你負責後隊輜重。”

    柳戈連忙答應了,看起來,寧王是要親自指揮大軍。

    與此同時,渤海國。

    渤海王石在勳已經知道闊可敵無言量等人已經兵敗返回渤海,他在破城之後立刻就派人回去告訴無言量,儘快運送兵力,在沿海一線登陸接應。

    在李叱得到消息之後不久,闊可敵無言量也得到了消息,所以立刻就給桑人下令,船隊再次起航。

    這樣的氣候,桑人其實不願意出海,每年這個時候海上都不會太平。

    可是純邊斥力解釋了半天海上的危險,可在北方的闊可敵無言量根本聽不懂,也根本不想聽。

    內陸的黑武帝國,完全不明白海里會有什麼兇險,他只以為是純邊斥力被中原人打怕了。

    純邊斥力無奈之下,也只好答應,可心中卻忐忑不安。

    對大海沒有敬畏,大海就一定會讓人明白沒有敬畏會付出什麼代價。

    就正如許多年前,那時候如日中天的蒙帝國橫掃天下,中原,黑武,以及西域,蒙帝國全都收入囊中。

    那時候的蒙帝國汗皇聽聞海外有仙島,住著神仙,懂長生不老之術。

    於是調派大軍準備征服桑國,可是就因為對大海完全不瞭解,導致前後兩次派出去的大軍,都在半路遇到了大風浪,兩次幾乎都是全軍覆沒。

    自此之後,蒙帝國再也沒有動過征服桑國的念頭。

    其實,當初只要蒙古國的統帥,將出徵的日期提前一個月,或者推後一個月,都不會有什麼事。

    如果那時候蒙帝國成功征服桑國的話,此時此刻的桑國,應該過的比奴隸還慘。

    純邊斥力雖然答應了,但也不敢賭上全部,他以船員需要輪換休息,海船需要輪換保養為由,說服闊可敵無言量,將艦隊分成兩批,輪換出海。

    人就是這樣奇怪,他對闊可敵無言量說大海有兇險,無言量並不信他。

    他說船需要修護保養,無言量就信,因為無言量覺得,船穩固不穩固,比什麼都重要。

    幾天後,桑人水師的一半戰船,滿載著五萬渤海人軍隊,朝著兗州海岸那邊開過去。

    莽原山。

    山下是寧軍的大營,他們在這堵住了渤海人的隊伍,雙方已經連續激戰了有二十幾天時間。

    寧軍兵力只有渤海人的五分之一,但是藉助地勢,再加上裝備和戰力上的巨大優勢,渤海人想再進一步也難。

    所以石在勳才會那麼盼著桑人的水師起到作用,繞過寧軍防線,在兗州登陸,然後內外夾擊將寧軍擊敗。

    這就是有海船的優勢,既然有,那就要把這優勢徹底發揮出來才行。

    正在和沈珊瑚,還有澹臺壓境他們三人站在高坡上觀察敵情,徐績回頭看了一眼,見身後方向,又來了一支打著烈紅色戰旗的隊伍,心裡又能鬆口氣。

    援兵正在不斷的趕來,這就是能讓他也能讓每一名在前線拼殺的士兵,心裡踏實的原因。

    楚時期,邊軍多是孤軍奮戰的局面,已經一去不返了。

    等那支隊伍進了大營他才知道,竟然是寧王到了,眾人連忙下山去迎接。

    還沒到山下,卻見寧王已經帶著人上山來了。

    這戰場的一側就是莽原山,好在是有這一座山在,寧軍佔據著高處,可以壓制渤海人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