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真人 作品

蠱真人第811章 福地攻伐淺論道

    “呵呵呵,老白,今日不過是咱們隨意交流。你也不必謙虛,這種道理相信你也多有體悟,只是沒有我清晰罷了。”方源擺擺手,雲淡風輕。

    太白雲生滿臉肅容:“不,這道理看似淺顯,卻提綱挈領。‘道’之一字,的確比‘人是萬物之靈,蠱是天地真精’此句精闢。我以前是懵懵懂懂,現在才覺出蠱師修行的本質。這樣的道理,恐怕尋常的蠱仙,都領悟不得。”

    方源微微一笑。

    太白雲生此言,倒並不誇張。

    事實上,他能明悟這個道理,也是多虧了穿越的優勢。

    前世的前世,地球上科學盛行。什麼力學原理,三角公式,加速度,密度比熱容等等,不都是天地自然的道理嗎?

    從這點來看,科學也是一種修行的一種方式。“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這樣的名言名句,放到蠱師世界裡,無非是“給我一隻蠱蟲,我能發光發熱。給我全部蠱蟲,我能無所不能!”

    正是因為兩個世界的對照,才使得方源有著不一樣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體悟到旁人難以體悟的道理。

    而在蠱師的世界,難道沒有人領悟出這層道理嗎?

    怎麼可能!

    領悟這個道理的大有人在,元始仙尊就是其中之一。“人是萬物之靈,蠱是天地真精”就是“道”的更加詳細通俗的解釋,元始仙尊說這話,是有教無類,傳承流派,出發點不同罷了。

    只是能領悟這樣的道理的,基本上都是大人物,佔據巔峰的蠱仙,回顧自己一生的修行時,體悟總結而得。

    平常的蠱師,在紅塵中打滾,通常的蠱仙,又要為災劫殫精極慮,哪有時間精力去細想這些“無用”的東西?是否領悟這層道理,又不影響他們的生存。

    說到底,就是思維角度。

    但卻不能小看這種思維角度。

    火藥在中國古代,當做煉丹用途。流傳出去,卻形成了槍炮。華夏文明的璀璨不容置疑,但地球現代自然科學的盛行,西方文明貢獻最大。

    看待自然萬物的思維角度不同,就能形成兩個不同的文明。

    文明之間,難以評價優劣,只能說擅長的東西不同。

    因此蠱師文明中的太白雲生,聽了方源這番話,感觸深刻。站在他的角度,就感覺到方源的境界要遠高於他。所以再不敢稱呼方源為師弟。

    正所謂達者為師。

    再稱呼方源為“師弟”,太白雲生心中就會感覺慚愧。

    有一種情懷,叫做自愧不如。說的就是太白雲生現在這個狀態了。

    兩人又交流一陣,太白雲生便向方源告辭。

    雖然兩人之前一直都有通信,但當面交流之後,一層隱約的隔膜已經煙消雲散。

    方源兩世為人,奴下手段也頗為了得。輕描淡寫的一場“論道”,就讓太白雲生印象深刻,甘拜下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