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一九一章 從商貿入手進行利益交換

  而且每年還在至少增長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可以說中國是德國染料的第一大出口國,外加中國的造艦計劃和新興的電氣工業,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德國電氣產品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

  染料方面的生意英國人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們也認栽,畢竟他們自己的染料行業也被德國人打的潰不成軍,世界90%的染料市場被德國人控制。

  他們擔心的是,中德關係拉進後德國商品幾乎就要超越英國商品,而中國中樞明顯有偏向德國人的表現。

  這讓英國人很不安,也讓他們眼紅,在中國崛起後英國從未享受過德國人在中國的待遇,失去了在華特權後,英國商人們經常找到英國外交官抱怨他們利潤的下降。

  尤其是中國人故意將德國企業引到長江流域,這裡曾經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德國人來了之後中國人又在政府層面刻意偏向德國企業,在華英國企業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

  但是竇納樂對此卻沒有什麼好辦法,法國人在這件事上找到中國外交部抱怨過,結果中國中樞開始對法國資本進行報復,打壓他們在華的資本。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由於被法國人牽連,英國人在中國的報復行動中也吃了虧,他們的長江流域的支柱,航運業被中國民族企業蠶食了很大一部分。

  儘管中國明面上遵循商業自由原則,但是中國的經濟模式一開始就融合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特點,將具體的經濟運行交給市場,但是宏觀規劃和社會公平一直都是政府來做。

  在經濟計劃中明確基本制度框架要保持市場經濟,但政府用各種手段為經濟運行指引方向,市場主體以民營企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