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三八七章 印度洋災難

巡洋艦的高速不止可以更好的發揮制海功能,對集中兵力也極其重要性,這讓高速特性不只是戰術性的,更是戰略性的。

而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上,魚雷對主力艦的威脅也開始突出,迫使戰列線交戰往遠距離發展,全重炮革命到來了,隨後遠距離炮術也誕生了。

皇家海軍發展出的遠程炮術可以使得皇家海軍在敵方無法打擊的範圍對敵發起攻擊,有效射程成了他們最優良的裝甲,

同時,高速可以讓己方始終佔據優勢陣位,始終保證自己處在敵方射程之外,還能依靠擺角度獲得更高的等效防禦力,這都讓英國戰列巡洋艦變得更加的極端。

但問題是皇家海軍在遠程炮術上的壟斷並沒有持續多久,德國很快就追趕了上來,並且他們在中國的影響下與英國海軍一樣開始追求更大口徑的火炮,

德國到目前為止只有一艘裝備了11英寸火炮的戰巡坦恩號,剩餘的全部都是裝備12英寸和更大口徑火炮的戰巡。

一直以來強調造價,希望降低戰艦造價好增加艦隊規模,所以強烈支持裝備較小口徑主炮的提爾皮茨也改變了想法,這讓英國戰巡防禦力薄弱的劣勢進一步放大。

而德國因為艦隊規模造艦能力問題一直有根深蒂固的保艦思想,所以強調戰艦的防禦力,造出來的戰巡比英國戰列巡洋艦更堅固。

與德國一樣的還有中國海軍,甚至相比起德國,中國更強調戰艦的防禦力,因為中國海軍從建軍開始環境就很惡劣,

這種情況直到擊垮俄國遠征艦隊後都沒有改變,面對工業能力和艦隊補充能力遠高於自己的潛在敵人,中國只能選擇儘可能強調戰艦的防禦力,

畢竟維修一艘戰列艦怎麼樣也比從零開始建造一艘要快,這樣一旦與美國英國這樣的工業強國發生戰爭,中國海軍能夠儘可能的保住自己的艦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