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四七六章 最後一擊

德國的態度轉化之快雖然有充分的理由,但是還是有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美國總統威爾遜曾在1918年年初提出了個“十四點要求”

要求歐洲交戰各國立即停止戰爭,並締結沒有苛刻條件的和平條約,而且按照自決原則重新劃分歐洲版圖,從而奠定未來幾百年的歐洲和平的基礎。

但是,美國的提議並沒有立即得到響應,尤其是那時德國與蘇俄飾結《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那時候,德國的貪婪胃口並沒有因為這場陷入泥漳的歐洲戰爭而有一絲一毫的減弱,

相反,隨著從俄國奪取大片領土的勝利,德國人似乎又看到了戰勝協約國的希望,於是,在德國政客們“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的口號聲中,許多德國人還是在對和平的憧憬中選擇了繼續戰爭,

同時巨大的收貨也讓德國人對於美國總統的“十四點綱領”不屑一顧,不過奧匈帝國發生的未遂兵變最終讓德國人清醒了過來,

中國降低對德物資供應,國內民眾生活無著落,軍隊因為巨大的傷亡而厭戰情緒高漲,這讓德國處於倒塌的邊緣,和談成了最穩妥最體面結束戰爭的手段。

中國先將德國政府的意願透露給美國——歐洲戰場上四年來倒下的士兵可以用百萬來計算,至於平民更多,

目前整個歐洲都面臨崩潰的邊緣,雙方已經結成了死仇,如果提前告訴英法兩國,中國是絕對不可能調停成功的,

只有美國陷的並不深,威爾遜總統也有很強烈的意願來結束戰爭,這件事由中國和美國一同操作,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

雖然王啟文對通過和談來解決戰爭的手段並不抱有任何僥倖心理,但是中國還是願意看到雙方坐下來談的,

無論如何這次調停無非是成功或是失敗兩種可能,一旦成功達成協議,那麼就意味著德國會以較小的代價結束戰爭,那麼德國的恢復速度將會大大加快,同時也避免了軍事上完全受壓制的局面,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下一次戰爭更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