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684章 對合作者的投資


蘇俄的注意力在轉移這一點中國政府很快就發現了,他們與中國簽訂密約的熱情在降低,但是他們表露的誠意更多了。

駐華大使表示他們的西伯利亞駐軍會逐漸撤退,這是他們單方面的行動,不需要中國做出回應,同時他們告訴中國蘇俄對於東南亞的局勢感到遺憾,也諒解中國對於東南亞地區的利益訴求。

蘇俄的態度讓中國感到滿意,施肇基表示他們終於開始正視現實了,實際上蘇俄不插手東南亞應該是在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就做出的承諾,以對應中國承認蘇俄對東歐部分地區的權利主張,但是貪婪促使他們像個守財奴一樣斤斤計較手裡僅有的幾個可憐金幣,不想放棄被英法中等國幾乎消滅的東南亞傀儡力量。

當時中國出於瓦解英國統治的目的也沒有刻意對蘇俄在東南亞扶持的傀儡做出要求,但是他們的態度依然讓中國不滿,現在他們終於決定放棄在這一方向的所有努力成果了,

“印度洋永遠都只能是俄國人的夢”這句話不光是英國人所堅持的戰略也是中國所堅持的戰略,俄國人不能擁有溫暖的海洋。

不過蘇俄的變化並沒有影響亞約軍事委員會的安排,38年亞洲各國的軍費預算增減依然沒有減緩的跡象,僅中國在去年公開的新一年軍事預算就超過了30億美元。

不過現在這個時候統計各國最新的具體軍費開支是無法得到準確數據的,只能得到去年的較準確數據,因為從35年開始,各國的軍費支出都是會在局勢緊張的時候臨時增加支出,比如去年中國藉口德國吞併捷克以及暹羅問題兩次要求盟國增加軍事預算,提高了軍費在各國國民收入總值中的佔比。

而中國在暹羅問題時一次性就增加了差不多5億美元的軍費,政府還通過發行海軍債券的方式籌集了更多的海軍造艦撥款,在年底時宣佈建造兩艘重型裝甲航空母艦。

但這個數字在準備戰爭的國家中並不算多,根據各國相關機構的分析德國今年實際的軍費開支很有可能達到驚人的70億美元,蘇俄也很可能接近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