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七四零章 西線

此外,亞約還能夠從噴赤河上游河谷瓦罕走廊經澤巴克隨後進入潘傑希爾河谷沿河谷向西南方向進攻。

因此,瓦罕走廊、巴達赫尚以及昆都士等通往喀布爾盆地的路線幾乎都會於潘傑希爾河谷,故其向來為軍事要地,而潘傑希爾河谷地形非常險峻,兩側山峰迭起,山勢陡峻,終年積雪,谷內地形狹窄難以展開,防禦1方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卡住這裡。

而英國人從19世紀開始就在谷內建設堡壘,控制要道,中國攻佔中亞地區後,英國便加強了對這裡的建設,

但是這兩條路無論哪條對於亞約都不友好,英印軍只要控制阿瓦克山口,西巴爾山口等重要關隘,亞約6軍就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攻克。

開戰初期,阿富汗的地形也確實幫了大忙,以阿富汗人和中國山地步步兵師為主的阿富汗集團軍在山脈前被頂住了,作為1支輕裝集團軍,阿富汗集團軍無法裝備太多的重型武器,比如203mm重炮以及坦克。

而由於山地步兵師的特殊作戰環境,山地步兵的火力也比重裝師弱,比如山地步兵的團級火力是仰仗88mm中口徑火炮而不是亞約主流的105mm榴彈炮,攻堅能力較差,面對經營百餘年的英國要塞很是頭痛,只能依靠空軍,但是複雜的地形也讓空軍的近地支援效果很差。

由於地形造成的困難戰前總參謀部實際上對阿富汗方面的戰局是有心理準備的,蔣方震認為阿富汗集團軍主要是為了策應中亞方面部隊的進攻,給英軍制造壓力,

也正因如此在阿富汗的英印第4師師長梅維爾少將甚至誇下海口,中國人1百年也到不了喀布爾,更不要說進入印度了。

所以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興都庫什山脈南麓,在這裡集中了大量的裝甲部隊,興都庫什山脈的防禦則交給英印軍,英軍部隊僅有少量精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