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七四四章 壓力


中國在利用德國給英法美3國政府施加壓力,這個壓力不會僅僅傳遞到英國人身上,而德國所期望的承諾王啟文也會部分答應。

關於這1點政府內有1些不同的聲音,顏惠慶和顧維鈞兩人就有些不同,顧維鈞堅持答應德國人的條件,而顏惠慶則比較看中法國的態度。

而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實際上對歐洲即將爆發的大戰已經有了1個較清晰的判斷。

顏惠慶在擔任總理前也執掌過1段時間的外交部,而更早之前他就1直是駐德大使,在歐洲親歷了整場大戰,對於德國的***勢非常瞭解。

在顏惠慶看來德國不可能有1絲贏得戰爭的可能,在希特勒上臺後他曾在私人晚宴上與王啟文談論歐洲事務時以瘋狗稱呼現在的德國。

之後他更是堅持認為德國在1個瘋子的領導下失去了1切理智,俾斯麥的時代太過透支德國政府的理智了,以至於歐洲都沒能夠讓他們徹底清醒過來,而德國內部驚人的貪腐以及低效更是讓他對所謂“新生的”德國判了死刑,這個國家是沒有未來的,更沒有什麼值得中國長期關注的價值。

這樣1個國家在中國的戰略中只能充當1次性的消耗品,而法國不是,他們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國力,在歐洲大6發揮了數百年的重要作用,而且他們站在“正義”的1邊。

更重要的是法國無論是和英國還是美國都不穿不了1條褲子,英法複雜的關係,法國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對歐洲念念不忘的霸權,這都讓法國可以成為未來在歐洲制衡盎撒人的重要工具,將來在德國倒下後拉攏法國將能夠有效的制衡美國對歐洲的黑手。

現在如果為了德國將法國得罪太狠,那麼將對今後的全球戰略不利。

從長遠的角度看這確實沒錯,但是現在德國提供1些幫助是必須的,因為法國人大概率還是隻會在場上帶個3分鐘就匆匆下場,這不是王啟文強加給其他人的觀點,而是大部分人親眼看到的事實,目前整個歐洲目前就連波蘭對戰爭的準備都強於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