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客丶 作品

第276章 遵紀守法,遠離電詐

  02

  警方不會通過網絡給當事人點對點發布通緝令、拘留證、逮捕證等法律文書。

  03

  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改號軟件,改成真實公檢法機關的座機號碼。當遇到疑問時,可以直接撥打110確認。

  4.美女裸聊詐騙:《裸聊的代價》

  防騙提醒:

  男孩子不要裸聊,都是詐騙沒有例外

  上網過程中不要亂下載來歷不明的app

  被敲詐勒索時,立即報警

  文明上網、抵制低俗

  5.網絡貸款詐騙:等不來的貸款

  防騙提醒:

  1、申請貸款請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切勿輕信陌生電話、短信、網絡廣告。

  2、不要在任何貸款公司網頁輸入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3、低門檻放貸是誘餌,匯款驗資、放貸前收費都是詐騙。

  6.木馬鏈接、釣魚網站詐騙—虛假違章短信鏈接:不可觸碰的短信鏈接

  防騙提醒:

  1、交警部門發送的違章短信是提醒服務,不可能有鏈接,更不會要求車主匯款。如收到違章短信,請通過正規渠道查詢、處理違章記錄。

  2、類似短信中的鏈接可能存在木馬病毒,隨意點擊可能會被竊取個人信息,嚴重的可能會被盜取支付信息。

  7.投資理財詐騙——股票投資詐騙:圍獵

  警方防騙提醒:

  投資者應通過正規渠道、選擇合法機構進行投資理財,切勿相信網絡上的非法引流廣告,勿相信各種qq群、微信群裡所謂的“高手”、“專家”、“導師”,勿點擊不明鏈接下載不明app,不要被詐騙分子營造的虛假盈利氛圍所欺騙。摒棄一夜暴富心理,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8.冒充熟人詐騙——冒充領導詐騙

  防騙提醒:

  如遇到有人自稱是領導要添加為微信、qq等好友時,一定要多方核實其身份真偽。如遇到對方要求借錢或轉賬時,務必提高警惕,通過電話、當面加以核實。

  9.冒充客服詐騙——辦理退款詐騙:網購信息洩露以後

  警方防騙提醒:

  1、接到自稱客服的來電,不要輕信。如有疑問,請直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諮詢核實。

  2、切莫輕易點擊陌生鏈接,填寫個人相關信息。

  3、驗證碼是保護資金的最後一道屏障,切勿告訴任何人。

  10.紅包返利詐騙

  電信詐騙的本質就是通過坑蒙欺詐,侵犯他人財產,它帶來的直接傷害是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特別是受害人在人際交往、社會活動中可能帶有恐懼、懷疑心理,不再輕易相信社會和他人,比如遇到一個摔倒的老太太,都不敢去幫扶,怕“碰瓷”。

  眾所周知,社會之所以稱作社會,關鍵在於人際交往,誠信是其中的基本規則和社會公德,唯有踐行誠信,整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轉。可以說,電信詐騙是對社會誠信、社會秩序的一種威脅。

  過去,社會上也有一些江湖郎中、算命先生,主要是街頭行騙。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詐騙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傳播的速度更快、受騙的人群可能會更多。此其一。

  其二,以往人們的活動範圍主要是熟人社會,彼此知根知底,誰要是言而不信或坑蒙拐騙,很難在熟悉環境裡繼續生活、工作,這倒逼著每個人都慢慢養成一種自我約束,整個社會也有一種潛在的道德規範。如今隨著廣泛快速的社會流動,以感情維繫為主要特徵的傳統人際關係逐漸式微,失信成本也大大降低。

  其三,現代人際關係越來越依賴於規則體系的保障和維護,然而即便有了規則,一些人對此缺乏清晰、正確的認識,甚至不僅不認為違規是錯誤的,反而覺得違規能獲利、沾到便宜。近年來一些電信詐騙的重災區被媒體曝光,一些人就是受功利思想、拜金主義侵蝕,眼裡只有“利益”二字,個別人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出現嚴重扭曲。

  一是嚴厲懲治,讓不法分子不敢為、不敢從事電信詐騙。一是宣傳教育,既要培育和提升廣大群眾的防騙意識、識騙能力,也要讓不法分子認識到欺詐錢財是違法行為,貪得一時便宜,終究會受到懲罰。

  為了徹底剷除詐騙的土壤、構建誠信社會,我們應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規則體系,明確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是在公共生活、人際交往中“有所為有所不為”。

  用規則的約束力來推動誠信價值觀的弘揚。同時加強制度規則的執行力,依法嚴厲懲治電信詐騙等各類失信行為。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構建社會徵信體系,讓守信者走遍天下,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此外,我們還要進一步強化教育引導,加強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特別是通過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以及一些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的示範帶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引導每個人自覺遵守規則、踐行誠信。誠信社會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從一點一滴做起。

  打擊電詐!

  第一,低成本,高回報,方法簡單,利用網絡等途徑編造各類用於詐騙他人的財物電子信息,在製作和傳播方式上比較便捷。

  第二,行騙面廣,社會危害性大,由於網絡的普及,受害人數量和分佈地域較傳統詐騙大大提升。

  第三,手段多樣化,難以識別,計算機、網絡等新興科技給電信網絡詐騙帶來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也增加了識別難度。

  第四,隱蔽性極高,整個過程完全在虛擬空間完成,行騙者不需直接接觸受害人,得手之後迅速消失且取證難度大。電信網絡詐騙擾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破壞社會誠信和社會公德,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一顆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