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661章 神農實驗室

  相對應的,他們額外的薪水和激勵同樣不會少,可以比肩那些世界一流藥企,曾凡儘管是股東身份,仍然會有高額薪資和激勵,這些都是行業規則,也是藥品研發成本的重要開銷部分,對高科技企業來說,人才就是核心競爭力。

  李半城不是捨不得花錢研發,只是以前請不到值得投資的人才,不願意承擔太多風險,現在曾凡主動送上門來,投上十億八億美元試水,對他來說壓力不大,萬一真搞成了,那也算是萬家生佛,皆大歡喜,這個風險很值得冒一下。

  作為實驗室實際主持人,曾凡在研製新型抗癌病毒藥劑的同時,就是給包括袁勇在內的其他九個人補課。

  儘管除了他之外,別人都是醫學院在讀博士或者博士畢業,袁勇更不用說了,他帶出來的博士都有一個排了,可是對基因組方面,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最前沿知識掌握比他都差很多,更別說剛剛興起基因編輯技術,他們也就是比普通人多一些基礎知識而已。

  能進入這個實驗室的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超強,曾凡列出必要的書單讓他們工作之餘自己去學,然後邊動手邊講解也就夠了。

  整個抗癌病毒的研製思路說起來並不複雜,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各領域內容都是最尖端知識,具體的操作更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既然還準備發表論文,曾凡對他們當然不會保密,反而巴不得他們馬上學會操作,好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做別的事情。

  實際上,就算是他們的論文發表出去,有能力復現他們實驗的實驗室也沒幾個,除了高精尖儀器與超級計算機的門檻限制外,動手微操能力也是一大難關,做一百次不一定能成功一次,不是每個人都有曾凡的變態水平。

  不過這幾個人有了曾凡的親自指導,至少知道努力的方向,一百次不行二百次,做多了總會有成功那一天,只要培養出第一批抗癌病毒,後面在此基礎上進微調,相對就容易很多了。

  實驗的間隙在一起閒聊,袁勇感嘆道:“曾博士,我很慚愧呀,剛開始還以為你是對我們保密,所以才親自動手操作,現在看來,如果等我們自己做出來,估計湛叔的墳頭都長草了,操作難度也太高了!”

  “科技進步不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過程嘛,技術在進步,儀器設備也在進步,或許十年後,隨便一個本科生就能完成我們今天的操作,希望到那時候,癌症不再是絕症了!”曾凡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