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663章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九種抗癌病毒完成後,想要通過臨床認證,藥劑就不能頻繁變動,在沒有發現重大缺陷之前也不需要改進。

  曾凡的研究重點已經轉移到另一個方向,一種同樣讓人類束手無策的病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也就是俗稱的艾滋病毒。xièwèn.com

  其實研究艾滋病也出自偶然事件,醫院最近送來的幾位白血病患者細胞樣本中發現了艾滋病毒,這種病毒名氣很大,出於好奇心,曾凡將病毒分離出來單獨培養,想看看能不能研究明白。

  白血病發病原因也是基因突變造成的細胞惡性增殖,致癌基因以及病變細胞各有差異,根本的發病原理和其他癌症差不多,因此抗癌病毒修改後也同樣產生很好的效果,不需要骨髓移植就能恢復機體造血功能,達到治癒目的。

  只是白血病癌變細胞來源有多種,骨髓系,淋巴系以及其他系癌變細胞又各自細分好幾種,後續開發出來的九種抗癌病毒,有三種是專門針對這些白血病,他也不確定後續隨著積累的臨床數據增加,能不能找到這些致癌基因的共同標靶,整合成一種治療藥劑。

  白血病致病原因中有一種就來自感染艾滋病毒,這種病毒主要入侵目標就是某種特定的淋巴細胞,淋巴系統是人體內的防衛系統,被病毒入侵後的部分淋巴細胞功能缺失,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喪失,對某些類型細菌病毒入侵喪失抵抗力,任何一點小病都有可能造成致命危險。

  淋巴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也分為多種:胸腺依賴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骨髓依賴淋巴細胞簡稱b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簡稱nk細胞,它們都來源於骨髓內的淋巴幹細胞。

  艾滋病毒入侵的目標就是t細胞中的一個種群,淋巴細胞每個種類都有自己的功能,多個種類系統合作來抵抗入侵,其中一個種類細胞功能喪失,必然導致整個系統功能紊亂。

  淋巴系統紊亂後,外部入侵負擔加重,某些淋巴細胞內部更容易出現基因變異,從而促進白血病的發生,抗癌病毒能消滅癌變細胞,但是對付相同類型的艾滋病毒就無能為力了。

  曾凡在港島大學上課的間隙,主要是泡在圖書館中查閱各類期刊雜誌,瞭解艾滋病相關的資料信息,思索對付艾滋病毒的辦法。

  艾滋病毒外形好像一個多面體構成的球狀,表面長滿了細長的小蘑菇,直徑在一百納米左右,主要由包膜與核心兩部分組成。

  包膜上嵌有兩種參與識別宿主細胞的蛋白,包膜內是基質蛋白以及半錐形衣殼,以及含有病毒增殖所必須的各種酶類,核心含有兩條相同的正鏈rna,是病毒複製必須的核心遺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