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 作品

第1668章 三年為期

  張雲川安撫了一番眾人的情緒後,這才繼續下一個議題。

  “那好,咱們接下來說一說地方上官職的調整。”

  張雲川對眾人道:“以往地方上大小事務都是由知府、知州或者縣令一言而決。”

  “我覺得這是有缺陷的。”

  “畢竟一個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

  “哪怕他是知府,誰也不能保證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

  “這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一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

  “可是作為地方父母官,這要是犯錯誤,那就會導致無數百姓受苦受難,影響極大!”

  張雲川笑了笑說:“倘若是能多幾個人一起商討,那做出的決定就能極大地避免這樣問題的發生。”

  “所以我們大將軍府要有內閣會議,那地方州府和縣裡,也可以成立會議嘛。”

  “有什麼事兒,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群策群力,那就容易的多。”

  眾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張雲川喝了一口茶水。

  他繼續道:“所以我們各州府縣也應當學內閣一樣,遇到什麼事兒,眾人舉手表決。”

  黎子君問:“大將軍,那地方州府和縣裡誰能參與這樣的表決呢?”

  眾人也都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張雲川,等待他的決定。

  張雲川沉吟後道:“各州府的知州或者知府。”

  “廉政分司的司長。”

  “刑部司分司司長。”.m

  “守備營的校尉。”

  “吏部司分司的司長。”

  “他們五人可以組成一個府議小會,遇到突發大事的時候,眾議而決。”

  張雲川說到這裡,繼續道:“當然了,要是他們五人無法做出決定,還可以召開擴大會議嘛。”

  “比如某一州府的左右參政、守備營都尉、州府的教諭等人都可以參會......”

  眾人都點了點頭,覺得這個辦法挺好。

  這五個人分別來自不同的獨立衙門,能夠互相的監督牽制,避免出現一言堂。

  “當然了,無論是內閣會議,還是地方的府議,亦或者縣議。”

  張雲川強調說:“無論做什麼事兒,那都要依律而行,一切以百姓為重。”

  張雲川有意將內閣會議的模式進一步推廣到州府縣以及各衙門去。

  要各州府縣和各衙門的官吏,不僅僅有外部監督,也有內部監督。

  無論什麼事兒都一律而行,長此潛移默化的影響,必定能營造出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