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747章 君子協議

  齊國王季陰手下有八名宿將,人稱八齊將,蔡思遠就是其中之一。

  蔡思遠在外做將領,妻女卻是留在了厲城。

  但有一天蔡思遠家裡發生劇變,一家老小皆死人歹人之手,最後只獨活了蔡思遠一人。

  此案十幾年來一直沒有著落,齊君甚至還有意讓相關衙門拖延辦案,這使得蔡思遠對齊君有些不滿,甚至都覺得齊君會不會也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蔡思遠的性格原本就不太合群,又愛抱怨幾句,王季陰當心他的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聽去而使得別人在齊君面前誹謗他,於是便將蔡思遠到孟州駐防,守衛邊疆。

  所以,蔡思遠不是被趕到孟州的,而是因為王季因的偏護而讓他去孟州的。

  柴世榮的糧食實質上是齊國那邊的軍糧。

  一些“合群”的知情人拿一些封口費是不會地外說些什麼。

  但這件事情如此讓像蔡思遠那樣“不合群”的人知道了,怕是將來會惹出大麻煩來。

  所以齊國那人的人乾脆就不把糧船停到孟州,而是直接到晉國的濟源去。

  反正現在晉國與齊國那邊也有一定的關係與聯繫,當作友好交流。

  劉永銘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但又馬上為難了起來。

  他說道:“本王這幾日剛剛購進了不少的茶葉。現在手上真不寬裕,別說現銀了,銀票也都剩不下多少了!”

  豐不收笑道:“聽說了,漢國茶市開市就是六爺您主持的。您一下子就購進了二十萬擔的茶葉,花了百萬兩銀子!”

  劉永銘十分肯定豐不收是聽說的,而且他也不經營什麼茶業。

  但凡多聽兩耳朵,那豐不收也會知道這些茶葉其實是全年總量,而且也不是付的全款。

  但無論如何,第一期的花費投入也是在十萬兩銀子左右。

  這已經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資本了。

  豐不收又說道:“我家主人說,洛陽那邊遇了災,齊國那裡也受了一些波及,再過上半個月糧價一定會大漲的。”

  劉永銘皺著眉頭說道:“周太子想漲價?呵呵,還請豐先生回去與周太子說一聲,這個生意有些事情可以商量,但單價是絕不能漲的!漲一釐我都不要你們的貨!這也是我之前與你們說好的條件。”

  豐不收連忙道:“六爺誤會了。我家主人不是這個意思。我家主人說六爺您有吞天之志,若想成事,民心最重,所以您絕不會去發這等國難財。我家主人的意思是,將來即是會漲價,那麼六爺一定會沽貨平價,所以您對糧食的需求一定是很大的,那麼……”

  “嗯?本王聽得有些糊塗呀。周太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哦,沒什麼,就是想與六爺您說一聲,我這一次雖然只運來了三萬擔。但下一次會有五萬擔糧食送到,而且時隔不會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