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遊俠 作品

第583章 關中的尷尬

    治理國家其實還是很容易的,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它既需要長遠的目光,具有前瞻性的部署,他還要有如同烹小鮮一樣的耐心與細心。

    王不餓的治國思想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一句話而已。

    腳踏實地的幹,堅持科學發展觀……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總是會被打上不同的印記。

    腳踏實地,不意味著不可以探索。

    科學的補充就是用來探索的,當通過科學的手段解決了一些當下想都不敢想的技術和事情,那麼到時候再去推廣,就不會被人說是異想天開了。

    這句話怎麼說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如果沒有科學院,沒有王不餓的這種先知性。

    那麼當一個皇帝知道磷礦是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農作物產量的時候,大概率會推廣這種東西。

    就算考慮到成本問題,不可能全面推廣,至少礦山周圍肯定是要推廣的。

    他們的運輸成本並不高,但收益卻很高。

    這麼搞雖然也能夠提高產量,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得不償失。

    沒有經過提煉的礦石,就算是碾碎了,也依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密切接觸過的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病上身。

    甚至一個礦上的工人,飯前可能沒有洗手,把手上殘留的有毒物質吃進了肚子裡,這樣就會引發問題。

    就算不考慮這些問題,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就去搞那些化工產品,不是王不餓自吹,他還真沒這個實力。

    反倒是漚肥這件事是比較靠譜的,材料比較普遍,管他數量夠不夠多,至少家家戶戶都能拿出來一些。

    而經過科學院的研究之後,再選出最合適的方法和配比,以及漚肥的技術。

    這個時候大家再去操作的時候,得到的效果自然是最大化的。

    而不是朝廷說一句漚肥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產量,辦法就是把糞便秸稈什麼的混合在一起,等一段時間就行了。

    真若是這樣幹了,效果可能也會有,但絕不會出現朝廷想要的成績。

    所以,王不餓的這個思想,就是官府腳踏實地的去幹,用已經有的技術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