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澡堂泡澡水



 李牧努力思索自家有沒有這種不傳之秘。


 然後他猶猶豫豫道:“練兵也不是什麼不傳之秘吧?我家確實有傳下來行軍和練兵的兵書,但我第一次翻看就覺得錯漏百出,便將其丟到一邊不看了。”


 朱襄抱著腦袋縮著腦袋忍笑。


 廉頗冷哼:“你是你,別人是別人。朱襄,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他雖然老罵朱襄蠢貨,但他知道朱襄非常聰明,看事有時候和藺相如一樣敏銳,只是看透了陷阱還會往裡跳,就更令人生氣。


 朱襄道:“不,我這次真不知道。”


 朱襄這次確實是疏忽了,因為唐宋時科舉有武科,就會教導練兵行軍的本事。而最詳細最完善的練兵教科書,當屬戚繼光的《練兵實紀》。


 現在廉頗提起這件事,朱襄才從記憶的角落裡,挖出來他不知道從哪看到的,對戚繼光《練兵實紀》的評價。


 戚繼光是第一個詳細將練兵思路單獨編撰的人。那之前,兵書都是更注重“計謀”。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宋時起,文人看不起武將,所以只注重“廟算”,對練兵這種中低層將領需要的本事嗤之以鼻。


 但朱襄聽到廉頗的話才意識到,除以上理由之外,也可能古時練兵方法屬於將門世家“敝帚自珍”的不傳之秘,所以不可輕易傳給家族之外的人。


 “我看見秦國本就將簡單的練兵方式寫入律令中,忽視了這一點。”朱襄道,“不過廉公不用擔心,只要秦王認為我還有價值,就算秦國將門對我有微詞,也不會傷害我。”


 看著朱襄淡然的表情,廉頗氣不打一處,扯住朱襄的臉皮道:“你好好種你的田,練兵與你何干?你為何要去獻這種策?”


 朱襄口齒不清道:“我就隨口一說,沒想太多。”


 廉頗更氣了。


 李牧默默往旁邊挪動,免得廉公誤傷了自己。


 廉頗最終還是沒忍下心下狠手。


 看著朱襄比自己還白得徹底的頭髮,他下不去手。


 最終,廉頗只是狠拍著朱襄的肩膀道:“我去咸陽學宮給那群豎子上課,我倒要看看,誰敢來記恨我!”


 李牧連忙道:“我也可以!”


 廉頗罵道:“你還沒老,去什麼咸陽學宮?乖乖去建功立業。我看你也別去北邊了。你不是說匈奴十幾年內很難再大舉南下?你不如去南邊,去楚國找機會。”


 朱襄靈光一閃:“對啊,可以去南邊!”


 李牧肯定現在不想去東邊戰場,就算不打趙國,趙國也會出兵解救他國與李牧敵對。但打楚國就沒問題了。以趙國目前的國力,繞不到楚國去。


 李牧猶豫:“我沒去過南邊,不適應南邊的氣候,可能要練幾年兵才能去作戰。我看秦王不像個有耐心的人,他不會等我練幾年兵。”


 朱襄腦海裡萌生出一個想法。


 現在廉公和李牧都已經入秦,他在趙國已經沒有牽掛的人,可以找機會離開咸陽喘口氣,說不定能把李牧一起帶去。


 他本就想去南邊種水稻,只是擔憂政兒年幼,不敢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