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山野神祭品





 但面對朱襄,張若認為稍稍承擔一點責任也沒關係。相信朱襄,不會有錯。




 朱襄的名聲本來還未傳到黔中郡來。但他的相貌實在是太過神異,再加上與朱襄同來的秦兵過分誇張的介紹,朱襄是個活神仙的事立刻傳遍了黔中郡。朱襄在咸陽學宮辯駁方士,也成了神仙弟子鬥法。




 聽聞朱襄公腳踏祥雲,飛入高空,如玉般的手一指,那地上立刻湧出了朵朵火焰,紅的黃的紫的彷彿繁花盛開,那些想要挑戰他的方士們立刻抱頭打滾,露出了可怖的原型。




 朱襄公雙手一託,露出原型的方士們被清風吹到半空中,猙獰的神色變得安詳,身上邪氣洗去,又變成了人。




 那些人一個個跪在地上,感激朱襄公的仁慈,願意成為朱襄公的弟子,服侍其左右。




 朱襄公卻擺擺手,說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人要靠自己,不要奢求仙神的賞賜。




 “是真的嗎?”張若驚訝地問道。




 朱襄以臉砸桌面:“假的!全都是假的!誰在那裡胡扯!”




 張若捋了捋鬍鬚,忍著笑道:“據說是小說家之流。”




 朱襄:“……”




 他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來這個“小說家”不是他看過的《小說家》,而是諸子百家中被評價為不入流的一支。




 他來到這個時代後,學了許多知識,對諸子百家瞭解更加透徹。比如幾乎很少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小說家”,就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才瞭解。




 周朝重視居住在城中的國人的意見,所以有稗官專門收集民間傳聞、野史傳說,作為民間輿論呈給周王看。




 小說家的思想並非教人如何寫小說,而是重視街頭巷尾的傳聞,希望君王重視這些由平民的幻想形成的歌謠故事,廣開言路。




 他們會彙編整理民間歌謠傳說,偶爾也會從中取材自己寫一些針砭時弊的故事。




 因為小說家著眼的是民間言路,且沒有多少系統的政治主張,所以很快就變成了不入流。不過小說家的思想卻一直流傳後世。




 無論是唐宋的傳奇故事,元朝的戲曲故事,明清的話本故事,都有優秀的文學家借虛幻的故事描寫當時的社會狀態,諷刺現實。




 所以如墨家、農家等諸子百家一樣,完整的學術團體架構雖然消失了,但是他們的思想一直流傳後世。




 “希望他們蒐集故事的時候,不要進行太多誇張的加工。”朱襄扶額,“我就是為了破解迷信才這麼做,結果我成了新的迷信?”




 張若笑道:“我能理解你的鬱悶。不過庶民愚蠢者眾多,他們必須要選一個神靈來信,不如信你。”




 朱襄嘴角抽搐:“我可不想被做成泥塑雕像,擺在寺廟中遭遇煙熏火燎。”




 張若大笑。




 朱襄本來以為只是一些讓人尷尬的傳聞,算不上什麼大事,頂多讓他一些行動更加的便利。




 沒想到,這個傳聞,居然給他引來了一樁大事。




 李牧收復了雲夢澤,即洞庭湖周邊遠楚國的附屬國之後,朱襄忙完了黔中郡西邊建造梯田的事,就啟程去雲夢澤,勘察雲夢澤的水土情況,看要怎麼排水築田。




 當朱襄到了雲夢澤,在水邊觀察釘螺情況時,一個小孩突然從水裡鑽出來,嚇得衛兵差點放箭。




 那小孩說著嘰裡咕嚕的楚語,對著朱襄不斷叩拜,把頭都磕出了血。




 朱襄在咸陽學會了簡單的楚語,用不太流利的楚語道:“說慢些,你遇到了什麼事?”




 張若阻攔道:“朱襄,你應該先懲罰他。你如果不處罰他,以後你會遇到很多麻煩。每當他們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都會來找你。”




 朱襄嘆氣:“我知道。好,將他罰去軍營為奴,但我也要聽聽他為何敢攔我。庶民都怕官吏和兵卒,他這個年齡的孩童更應該如此。他連命都不要了,恐怕真的有大事。”




 張若無語地瞪視了朱襄許久,然後讓朱襄退到一邊去,自己審問這個突然從水裡冒出來的小孩。




 朱襄訕訕地走到一邊,自言自語:“張公與我沒認識多久,就開始嫌棄我了嗎?”




 奉命保護朱襄的秦王派來的親衛很想說話,但他怕以下犯上,只能忍了。




 朱襄公你自己反省一下啊!




 張若原本很不耐煩,以為又是誰病死了誰餓死的小事。但隨著小孩進一步的解釋,張若的神色逐漸凝重。




 朱襄在樹蔭下等了許久,張若才走過來。




 “真是麻煩。”張若嘆氣,“秦國雖重視巫蠱,但楚國真是……不愧是蠻夷。”




 朱襄眼皮子跳了跳。秦人居然也有罵別的國家蠻夷的時候?




 張若道:“朱襄,你先回最近的城池休息。我要領兵離開一陣子。”




 朱襄驚訝:“領兵?難道那個少年是說哪裡出現了匪患嗎?”




 張若按壓了一下眉頭,道:“比匪患更麻煩。你知道楚國重神靈吧?”




 朱襄點頭。




 張若道:“楚國不僅重祖先和先古的神靈,還把山川河流樹木動物都視作神靈。城鎮還好,村莊尤甚。”




 朱襄皺眉。張若所說的,應該是楚國民間還擁有大量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大部分都很血腥,多用血祭之法。難道哪裡出現了大規模血祭?




 這並非什麼恐怖故事,而是這個時代真實會發生的事。




 因為戰亂頻繁,封建制度和奴隸制度又正糾纏不休,以前血祭大多是用奴隸,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沒有足夠的奴隸,就可能用戰俘,甚至用平民。




 當民間原始崇拜的宗教勢力足夠大的時候,他們遇到了有瘟疫、或者外來者聚集的村落,就會將其作為祭品而進行屠|殺。




 朱襄看向那個孩童。




 他意識到了一件事。雲夢澤周圍雖然屬於楚地,但因為是楚國放逐被他滅國的遺族,所建立的諸多部落式小國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平民不一定會說楚國官話。




 朱襄會說楚國官話,在這裡和平民打交道,仍舊靠肢體語言比畫。




 這個小孩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楚國官話,那麼他很可能不是這裡的土著。




 朱襄問道:“他是為躲避戰亂,從楚國腹地而來的外地人嗎?”




 張若眉頭微微聳動。朱襄難道已經猜到了?他感慨朱襄的才智果然名不虛傳。




 此事不算什麼需要瞞著朱襄的機密,既然朱襄已經猜到,張若就不再賣關子。




 “他們確實是外來者。楚國曾經想鞏固這裡的統治,所以從國都和鄂邑等地遷徙了許多平民來這裡墾荒。當武安君將楚國從這裡趕走之後,楚國的腹地從江水轉移到了淮水,官吏和兵卒也紛紛撤離。”




 簡單來說,楚國都城遷徙之後,這些墾荒的人就相當於被拋棄了。所以當這裡的土著居民要祭祀神靈的時候,這些外來者的村莊就被選成了祭品。




 再加上楚國將滅亡的遺族本來就對楚國有仇恨,他們彼此之間自然攻伐不休。




 而遺族有後援,墾荒者在楚國勢力轉移之後,就變得孤立無援。他們的人幾乎淪為了奴隸,每年在當地慶典的時候都要送活人充當祭品。




 民眾對苦難的忍受程度很高。只是每年選幾個人,基本整個村莊都會壓迫村裡最孤立無援的人充當祭品,換得整個村莊的平安。




 但這次對方卻要整個村莊作為祭品,一個活人都不留,所以這個小孩才帶著全村的希望逃走,希望能去找朱襄求救。




 他們遭遇了這麼多苦難,也沒打算找秦兵,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所血祭的是會呼風喚雨的神靈。




 朱襄的名聲傳到他們耳中後,他們以為朱襄是地上的活神仙,所以才來向朱襄求救。




 這些求救的村民不僅願意獻出村中大半財產,甚至願意每年給朱襄供奉年輕男女作為祭品,只祈求朱襄能斬滅惡神,庇佑他們。




 張若本來不想告訴朱襄。他知道,朱襄聽到對方的要求,一定會心情特別複雜。但朱襄既然已經猜到,那他也不好隱瞞了。




 朱襄的臉皮不斷抽搐,整張臉都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表情。




 送給我童男童女當儲備糧,真是謝謝你們啊。這個世道真是越來越荒唐,荒唐得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他扶著額頭,想露出苦笑,但眼角卻忍不住發紅發燙,心頭像是壓了一塊巨石,連呼吸都變得困難。




 “在這裡,血祭難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嗎?”朱襄問道,“他們經常這樣取悅所謂的仙神嗎?”




 張若沒有回答。




 朱襄走到那個跪在地上的小孩身旁,蹲在他面前,用楚語一字一頓地問道:“血祭難道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嗎?你們經常用活人取悅仙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