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趙高尋捷徑

他了解自家政兒。

政兒肯定是個“勞民傷財” 的“暴君”。朱襄不可能抑制住始皇帝的野心,他只能引導。

同樣是徭役,少修宮殿,多修黃河和長江堤壩,付出有產出,役夫的口糧充足,再修得慢一點,徭役就不會變為禍事。

朱襄預判了秦王外甥的行為,現在就在給秦王政統一天下後找事幹。

雪姬也坐著馬車,在三晉之地和齊地四處遊走,教導這些地方的人如何用棉花紡織。

雪姬會在各個城池落腳,旅途比風餐露宿的朱襄輕鬆許多,所以成蟜和扶蘇都給了雪姬照顧。

蒙毅如願以償,仗劍成了朱襄的侍衛,不用再給太子扶蘇把屎把尿,得意極了。

成蟜給蒙毅比侮辱的手勢。

說好的同甘共苦,你居然偷跑,這個朋友不能處了,絕交!

蒙毅翻白眼。他什麼時候和公子成蟜成朋友了?

朱襄的信到達秦王政手中時,朱襄已經住在了黃河邊上。

秦王政趕緊將蔡澤和藺贄召來宮中抱怨:“舅父真是閒不住。繪測黃河地圖交給其他人做就行,何至於親力親為?”

蔡澤也有些擔憂:“風餐露宿不僅太過勞累,現在三晉之地和齊地還有許多潰兵散勇聚集而成的流寇盜匪。他就只帶了幾l十人?”

藺贄無語:“我看遲早有一天,我們得去發大軍為他報仇。”

秦王政道:“寡人想下詔讓舅父休息,二位伯父看可好?”

蔡澤道:“沒用。”

藺贄道:“你曾大父、大父、和阿父的詔令都沒用,你的詔令能有用?”

秦王政氣得拍桌子:“舅父就不把我這個秦王放在眼裡嗎!”

蔡澤道:“是的。”

藺贄道:“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候,連你曾大父、大父和阿父都不放在眼裡。你能指望一個秦王四代寵臣尊重你的詔令?”

秦王政:“……”

時間過得真快,我舅父都氣了四代秦王了。

“罷了,寡人給他多派些保護的人。”秦王政無奈妥協。

他能怎麼辦?總不能真的下詔訓斥舅父吧?要是舅父不從,他還能派兵捉拿舅父不成?

何況舅父親力親為的事大多有他親力親為的道理,勸是勸不住的。

藺贄道:“王翦的長子在攻趙時立下不菲軍功。王翦正好想把他長子派到朱襄身邊求學,君上可以給王翦這個機會。”

秦王政疑惑道:“王翦為何不向寡人請求?”

藺贄道:“王翦正是讓我向君上代為提議。至於他為何不直接請求,大概他認為和你還不夠熟,臉皮還不夠厚。”

蔡澤扶額:“你少說幾l句。在外吞併的將軍寫信給相國代為呈上請求,是禮儀。”

藺贄道:“還是不夠熟,臉皮不夠厚。”

秦王政想起老將軍曾經屢次向他要良田美宅,雖然他知道老將軍是在“自汙”,但他還是頷首:“沒錯,現在的王將軍臉皮還不夠厚。”

蔡澤:“……”他早就想說,政兒被藺禮帶壞了。

還好秦王政不是秦王子楚,順著藺贄說了一句之後就繼續說正事,十分靠譜,不需要蔡澤提醒。

若是秦王子楚,現在已經捧著水杯和藺贄把話題不知道歪到哪座山坡上去了。

秦王政捏了捏眉間道:“修繕黃河堤壩確實很重要,也能安撫六國民心。黃河對秦國統治東方也至關重要。或許還真的只能讓舅父主持這件事。不知道鄭國手中的水渠什麼時候修好,寡人就可派鄭國輔佐舅父。”

藺贄道:“等天下統一之後,蜀地的戰略作用降低,君上可派人替換李冰,讓李冰主持修繕黃河。朱襄對旁人不放心,對李冰肯定很放心。”

秦王政展眉:“對,寡人怎麼忘記李卿了。”

於是秦王政派李二郎帶五百精兵前往護衛朱襄繪測黃河地圖,又給舅父舅母各寫了厚厚一疊信,告知他最近的情況,督促舅父舅母利用軍報通道多來信。

至於王翦的長子,再說吧。誰讓秦王政急著派兵,而王翦的長子離得太遠。

秦王政沒有告訴朱襄他算計燕王的事,只說自己一切都好,然後重點告了藺贄的狀。

藺伯父不僅又酗酒,還在喝醉後嘲笑我年幼體態。若不是蔡伯父拉著,我肯定要爬上樹把他踹下來,讓他知道朕的腿有多長!

秦王政絲毫沒發覺自己的信有多幼稚。畢竟他是一個四十多歲還會帶幾l個壯士夜遊,慘遭打劫的活潑帝王。

秦王政送出信,揹著手預想舅父得知藺伯父醜態後的怒容。

他多疑。不信任藺贄和蔡澤會遵守承諾不打小報告。所以以防萬一,他先把小報告打了。

這樣就算將來他被舅父訓斥,還能找個墊背的。

可惜蔡伯父潔身自好,找不出可以打小報告的地方,那就多給蔡伯父加些公務。

君父曾經教導他,蔡伯父城府深,就給他過量的政務,讓他累得沒空東想西想。

君父的教導,秦王政銘記在心。

……

李二郎帶兵將秦王政的信帶到的時候,燕王和燕太子準備的獻城刺客也已經出發。

朱襄從黃河中釣了幾l條肥美的黃河大鯽魚,給李二郎做藿香燒鯽魚。

“剛釣起來的,你有口福了。”朱襄笑道,“你二人應該認識,我就不介紹了。”李二郎和蒙毅互相見禮。

他們都給秦王政當過內吏,閒時常一同遊玩,已經是朋友,當然不需要朱襄介紹。

“這麼厚一疊?這信積攢了多少?政兒還是那麼話癆。” 朱襄看著那一疊信,不由扶額失笑,誇張道,“天色已晚,還是明日再看吧。現在看完,恐怕都到天亮了。”

有為的君王沒有不話癆的。或許能批改大量文書的人,天生具有話癆屬性。

想想秦始皇東巡時留下的那些話癆碑文,政兒現在還是收斂了。

朱襄的手藝在經年積澱中越發精湛,他得意自己若是能回到現代,說不定都能開個網紅館子。

鯽魚肉不多,李二郎越吃越饞,試圖去搶吃魚吃得很慢的蒙毅的魚。

這兩個朋友剛見面,就有絕交的架勢。

“想吃魚,你自己明日撈去。”蒙毅護著自己的魚。

“哼,小氣。”李二郎把藿香燒魚的醬汁倒進米飯裡,埋頭刨飯果腹。

野外不好和麵,所以朱襄吃的都是稻米和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