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panda 作品

第49章 泛海集團反做空案(十)

 【金融小王:對泛海的業務影響其他博主已經說盡了,不再贅述,但這些本身並不足以引發股價的暴跌。股價暴跌一方面是因為業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投資者對於經鴻“籠絡人心”這項能力的質疑吧。跟親叔叔都反目了。是不是還是太年輕?】

 股價又跌,泛海股東坐不住了。

 他們再次質問經鴻:“‘天平’真的要獨立了,怎麼回事兒?!”

 經鴻卻還是那一句:“它會回來的,而且這次是併入泛海。徹底屬於泛海。經天平做得難看,我可以更難看。泛海集團再也不會被這事兒掐著脖子。”

 …………

 之後經鴻也沒猶豫,便拿過來了管理“天平”那時期的各項數據。

 接著經鴻開始佈置。

 2018年,金融監管更加嚴格。經天平的“天平超市”一直交給泛海管理,但作為一家獨立公司財務方面獨立結算。因為發展勢頭非常不錯,“天平超市”依然還在選新地點、建新門店。

 零售行業利潤不高,因此,為搶佔住新的商圈、好的地點,持續盈利,天平超市的“擴張”主要依靠銀行貸款。

 可經天平這些年來對“管理”都插手不多,他或許根本沒意識到,“天平超市”之所以能得到天量的貸款,選新地點、建新門店,在與其他幾家超市的競爭當中取得先機,營業額連連拔高,並非因為“天平”本身,而是因為與泛海集團的關係。

 換句話,憑“天平超市”本身的營業額、淨利潤等等,其實並不足以獲得銀行這個數字的貸款額。各大銀行之所以肯借給“天平”那麼多錢,而不擔心“天平”還不上,很大程度是考慮到天平超市與泛海集團、與經海平和經鴻的關係。

 供應商們也是一樣。與其他超市一樣,天平超市也會拖延給供應商的各種款項。這些供應商們“相信”天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天平超市與泛海集團的關係。零售行業是典型的高營業額低利潤,零售商拖欠欠款也算行業的“潛規則”了,甚至一年半年都還不上。

 可經天平完全低估了泛海集團對天平超市的深重影響。

 因為擴張,天平超市的負債率其實是相當高的,短期借款七八十億,應付債券也有幾十億。

 經鴻安排助理談謙通知“天平”各貸款方,泛海集團與天平超市已經沒有任何聯繫,而“天平超市”在各大行其實都是有借款的,超出實際償還能力,當時那些貸款協議其實也有“泛海集團管理天平”的相關條款,可經天平卻沒大注意。一時間,幾家銀行都重新審核了“天平超市”的貸款情況,並且表示天平情況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要求“天平超市”立即歸還一部分貸款,至於還沒放的部分,自然也就不放了,畢竟項目貸款是一筆筆放款的。

 同時,各供應商聽說了天平超市的情況後,也紛紛來催促打款,所有新貨壓著不發,其中幾家急了,甚至發了律師函、寫了起訴狀,警告天平說他們就要起訴了。

 一旦經天平被列為失信人,對他兒子的影響也會非常大。

 何況,若危機真愈演愈烈,經天平的“天平”股份也很難再轉手出去,甚至說,若欠款被強制執行,賬戶被強制凍結,“天平”可能最終坍塌,全部股份變成廢紙。

 因為脫離泛海集團,“天平”瞬間遭遇危機。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銀行和供應商都“落井下石”,有些長期的供應商允許天平再欠一陣子,非常夠意思、講義氣。

 對其中最大的一個供應商,在談謙的聯繫之下,經鴻跟對方的老總打了一個音頻電話。

 “朱總,”經鴻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有句俗話,叫作‘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朱總:“……”

 赤-裸-裸的一句威脅,朱總卻無法抗衡。第二天,那家公司就加入了“催促還款”的行列。

 …………

 經天平實在無法,沒有銀行肯貸給他,天平多個新超市的建設項目都停止了。可工地停工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每一天都浪費人、浪費錢,連大房地產公司都撐不住“工地停工”,這完全是惡性循環。

 按天平的淨利潤,也不滿足繼續發債的條件。

 最後有人告訴經天平說:“可以找找清輝的周總。作為泛海的老對手,清輝可能借給你錢,幫助你們週轉資金、度過危機。泛海、清輝賬上都有大量現金,有這個能力。”

 經天平也只好照做。

 不過,說是“只好”,經天平其實相信,憑清輝與泛海、周昶與經鴻的競爭關係,這筆錢是十有八-九可以借到的。

 在mind medicine宣佈完成一期臨床的第二天,經天平與周昶面談,面談地點是周昶的辦公室。

 經天平到的時候周昶還在批改文件,他頭都沒抬,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坐吧。”同時手指略微示意了下班臺對面的椅子。

 經天平無法,只得坐在周昶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