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慰風塵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刀婆子

上來解釋:“大伯啊,咱們不是鬼,是人。你瞧瞧,這一個個戴著面具,胸前鋼刀,都是紙糊的。幸好那位大嫂踩高蹺,否則你們吃了人命官司,今日就走不了了。”

  “是是是,我們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還望小兄弟指點。”老爺子趕緊賠罪,請對方仔細說說。

  寸小頭把嘴一努,挪向自己的小吃攤。

  老爺子會意。

  讓乾坤將陪那女人抹藥酒,自己和王佐將坐在攤前,要了兩碗豆腐腦。

  滇地的紅油豆腐腦可謂一絕。

  豆子好,水質更好。

  石磨弄好的豆汁,白得像玉,亮得像雲,點石膏凝成水豆腐,口感細膩,沒渣子,一口豆香往人鼻子裡鑽。

  灑上翠綠蔥花,紅潑油辣子,老醬油,細白糖,炒豌豆,幹鹹菜。

  又在上頭灑一圈切碎了的蝦皮、木耳、香菇,倒一兩滴陳年香醋,白蒜泥,和弄和弄,就這麼一勺子,甭提多美。

  老爺子還想著剛才百鬼鬧城的一幕,對民間小吃著實嘗不出味道。

  王佐將扒拉了豆腐腦,問寸小頭剛剛到底啥情況。

  眼見生意做出去,寸小頭呵呵一笑,向外地人解釋起原委。

  滇土自古與世隔絕,風俗與中原大不相同。

  雖不聽中原詔命,自戰國以來,多有漢人移居滇土,與當地少數民族融合。文化加之風俗糅雜,形成一套獨特的祭祀系統。

  俗稱“過節”。

  現在咱們說的寒食節、重陽節,其實是古代祭祀的日子,不可能工作日放假。

  話說回來,一切節日源於祭祀。

  像古代的春節,帝王要祭皇天后土。而滇土一地,由於少數民族居多,漢人逐漸滇化,在當時不過清明節重陽節,卻要過“三節”。

  這是滇土獨有的傳統,別的地方沒處有。

  當地童謠唱:一二三,過三節,社火在前鬧元宵,魚燈在後把船搖,獨剩一個祭水神,媽媽哭著把娃抱。

  寸小頭道:“你們剛才遇見的,就是咱們澄江城的社火節,只有咱們這有。難怪你們第一次見,大驚小怪。”

  王佐將問老爺子:“把頭,啥叫社火?”

  老爺子博學,解釋:“所謂社,社稷也,土神。火,祭祀也。社火,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祇的日子,一般在一年的春天。”

  “嘿。”

  寸小頭豎起大拇指:“大伯你懂的真不少。說實話,外地人一月沒有來澄江的,不是本地人,真會被嚇出毛病。”

  王佐將納悶:“祭祀就祭祀,為啥要化妝成鬼怪?”

  老爺子擺擺手:“據我所知,天底下社火有三種。這種祭祀傳統,只有西南西北存在,沿海沒有,因此咱們頭一回見。聽人說,河西的黑社火,關中的血社火,滇土的白社火,為天下三大社火,傳承已有千年。”

  “不錯。”

  寸小頭相當自豪。

  他姓寸,這也是當地獨有的姓氏。寸短寸險,聽起來不太吉利。

  “你們有所不知,澄江城的白社火天下聞名,論規模、聲勢,人間絕沒有第二個。每年一月中開始,夜不閉戶,晚不熄燈。家家敞開房門,或偽裝吊死鬼,或用木頭削成人頭放在油鍋,假扮十萬惡鬼大鬧澄江。二月二龍抬頭,白社火才算結束。”んttps://

  如此盛大的節日,竟要持續旬月,老爺子不由讚歎當地富庶,文化厚重。

  白社火。

  打魚燈。

  祭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