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慰風塵 作品

第五百七十四章 祖墳

 由於我家從事的特殊職業,請算命先生和風水先生純屬多餘。 

 定好了黃道吉日,在七月破土,迎老爺子骨灰入祖穴吉壤。 

 我家算不得大族,但也傳承有序,頗具淵源。 

 族譜最早可追溯到南宋,由靖康之難,北人衣冠南渡發端。歷代出過進士、舉人,最高當過布政使,明清兩朝皆鄉紳,代代讀書學的忠孝節悌。 

 只因清末時局動盪,官貪吏腐,民不聊生,遭奸人陷害家道中落,遂改投綠林浪蕩江湖,後混跡於盜門,以墓發家。 

 因此我家有祖墳,且規模頗大。 

 在老爺子成為倒鬥之王后,曾選吉日花費重金,將太祖高祖等墳塋遷至寸土寸金的金陵重新下葬。 

 地點就在紫金山一側。 

 大家族人多,祖墳放眼望去全是黑白相間的墳頭墓碑,還修了單獨的祠堂、享殿,選人重刻了墓誌銘,勘定了族譜。 

 以後我死了,也是要埋在祖墳的。 

 這種家族墓地,擱在沿海還有很多,現代不興這個,因此罕見。 

 南方沿海講求宗族,死後入祖墳,怎麼埋,埋在哪,高矮、方寸、規格,都有講究,學問頗深。我家老爺子是嫡系一脈,長子長孫,要由我親自奉入祖墳安葬。 

 這倒可以多提幾句。 

 我家本身就是倒鬥重振家業,祖墳修的氣派不假,多為衣冠冢,根本不置冥器。把南宋以來的祖先遷過來,老爺子為此特意包了兩座山頭,買下作為家族墓園。 

 風水方面,也是老爺子親自設計的。 

 七月初,青紋開車,不易陪我去祖墳,鬍子跟著一路,幫我拿祭品和香燭紙錢。 

 我家祖墳,擇在紫金山西麓餘脈,倚天堡山而建。 

 紫金山又叫鐘山。 

 乃鍾阜龍蟠,靈聚毓秀之所,風水形勝之地,吉壤萬年之所。民間又習慣稱其為“神烈山”,由於沿海幾無高峰,其海拔也就三百來米,望海而起嶽,鬱鬱蔥蔥,四季常青。 

 此山大有來歷。 

 三座主峰,分別為北高峰、小茅山、天堡山。 

 從風水角度而言,其山勢如龍盤虎踞蜷身橫於金陵,望海甩尾,端的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勢略呈弧形,弧口朝南,正應天子“坐北朝南,天下一統”之象。 

 除了開發區,自古便是達官貴人的祖庭所在。 

 大大小小的墳頭遍佈河谷山坳之中,頗得眾星捧月,群臣環祀之法。 

 大明開國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埋於紫金山,為明孝陵。其西面,又是中山陵。鐘山山脈極得龍運,風昌水盛,一土難求。 

 老爺子發跡後,便把祖墳遷到了天堡山邊緣的一座小峰。 

 家族並非什麼權貴,不求九五之尊,紫薇帝鬥。老爺子親自為祖墳堪輿,設了地脈。 

 有個聽起來頗為富貴的說辭,叫“金釵仙弓”。 

 祖墳也不叫祖墳,改叫“壽藏”。 

 這金釵仙弓局,算不得多麼大富大貴,卻是小家碧玉,別有乾坤。子孫不求出將入相,但求富貴一世,榮華一世,不受憂愁。 

 站在山坡往上看。 

 天堡山猶如一把交椅環繞祖庭,將四面八方罩住,中間高,如太師椅往兩邊下斜,正正將中心圈起。 

 尋龍點穴管這把交椅一樣的山勢,叫“大帳”。 

 山勢左右沉降,受武夷山山脈地質運動影響,往南發展,在地下一左一右,形成乾坡坤坡,好似左文右武,拱衛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