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慰風塵 作品

第五百八十二章 東陵寶藏

 太爺爺在前清考過秀才。 

 只因習不會八股,不懂阿諛奉承,遲遲不中舉人,成不了老爺。時局混亂,朝政黑暗,太爺心灰意冷,便改文學武,拜了江湖文武先生,習得切口、海底、刀槍、棍棒、騎馬、走燕子等藝,拜在盜門之下。 

 皇帝退了龍庭,天下愈發混亂。 

 軍閥割據,屍橫遍野,武藝不再能安身立命,都講究個洋槍洋炮。軍閥賣煙土,倒軍火,直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當時的前清讀書人,要想在亂世混個飯碗,大概只有兩條路。 

 要麼南下走沿海三省,做個文武先生靠朋友賙濟,幹些賬房、朝奉這類事,亦或整理些報紙文稿,成不了大氣候。 

 太爺不願如此窩囊一輩子,北上關外,去那龍爭虎鬥之地靠武藝謀生。 

 人走茶便涼,全靠朋友幫。 

 走南闖北十來年,太爺練了一身本事,朋友極多,江湖兄弟提起,無不挑大拇哥道聲“仗義”。人情世故,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輕錢財,一諾千金,為兄弟出生入死,毫無怨言。 

 行俠義事,管不平事,殺奸佞人。 

 漸漸地,太爺在盜門有了威望。 

 起先太爺跟著奉系打仗。 

 不願禍害百姓,專除那些為非作歹的痞子,再加為人心直口快,好打不平。多年不曾晉升,只幹了一個營副勉強養家餬口。 

 奉系讓直系打敗了,趕回了關外。 

 太爺不願背井離鄉,深感奉系內部派系林立,山頭眾多,想要靠奉系澄清玉宇,國泰民安,已非現實。 

 便舍了奉系,轉投直系門下。 

 北洋時代,軍閥來來回回,今天下野明天起復,說不準的事。 

 沒幾年,直系內部又分裂,南方的國民政府北伐打了上來,直系大都改了山頭,換了旗幟。那時候,太爺結識了孫殿英。 

 孫殿英早年也在奉系門下做事。 

 二人算起來頗有淵源。由於南京方面仗著財政優勢,北伐勢如破竹,奉系與直魯軍閥滅亡是遲早的事。 

 孫殿英識時務,北伐勝利前夜改投南京方面。 

 上下打通關節,做了軍長。 

 國民內部也是山頭眾多,沒根底連後媽養的都不算。孫殿英急於擴充勢力,機緣巧合,便想到我家太爺。 

 太爺會功夫,人仗義,江湖個頂個誇的“千金難買一諾言,不輸春秋竇鳴犢”。 

 太爺當時失業在家。 

 上有老下有小,七八張口等他喂。 

 再加上太爺性豪爽,善助人,家裡窮得快揭不開鍋。太爺自以為遇見賢明,欣然接受邀請,到孫殿英麾下,當了他貼身警衛員。 

 可別小瞧只是個保安。 

 給領導開車的司機,輕易也沒誰敢得罪。 

 所謂警衛員,就如古代大將軍身邊的親衛,關鍵時刻能保一條命。後來孫殿英又收攏了一些在奉系認識的朋友,漸漸組成十二軍班底。 

 民國一十七年。 

 孫殿英奉命,往河北及京畿一帶清剿土匪賊寇,路過東陵。 

 但只見,琉璃為雲,紅粉砌牆,白玉雄獅,金磚古道。 

 真如人間仙境,美輪美奐。大殿之中,以金箔敷定,珍珠為嵌。 

 僅地面建築,海南極品黃花梨做的架,雲貴三人合抱粗金絲楠起的樁。光那木料,價值連城,當年運一根耗費白銀十萬兩。 

 惶論官窯的瓷器、前朝的古銅、南海的珍珠、西域的寶石。 

 翡翠、白玉、瑪瑙、硨磲、珊瑚、金佛、銀瓔珞,堆如山海,不可計數。 

 可嘆北洋艦隊的炮彈都需東拼西湊,而定陵一根木樑就值一箱鐵彈,如此王朝安能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