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禪師

    ()        中年儒士退下之後,鶴氅儒士獨自一人朝後寺深處的塔林行去。

    大報恩寺是大魏太宗皇帝為紀念太祖高皇帝和生母而建,歷時十九年,耗費白銀三百萬兩,十萬軍役、民夫,完全按照皇宮標準修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共有殿閣三十座、僧院一百五十間、廂房一百二十間、經房三十八間,是為百寺之首。琉璃塔通體用琉璃燒製,塔內外置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是為天下第一高塔。近些年來,朝廷又以天寶帝的名義,在寺內修建了一座觀音像,面容幾乎與謝太后一模一樣,上下都奉承這是陛下孝心所致。

    因為這等原因,大報恩寺並非佛門寺廟,與三教中的佛門也沒什麼關係,它其實是一座皇家寺廟,反而與儒門的關係密切,這寺內的僧人大多也都是逃禪之人。

    所謂“逃禪”,指逃離禪佛。亞聖有云:“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墨是墨家,楊是十宗祖師,理學聖人解釋道,亞聖之所以如此言逃墨、逃楊與歸儒的關聯關係,乃因“楊、墨皆是邪說,無大輕重。但墨氏之說尤出於矯偽,不近人情而難行,故亞聖之言如此,非以楊氏為可取也。”所以,逃墨、逃楊之說指的是避棄墨、楊之說而歸於儒,所含的是“去邪歸正”的意思。故而,後來對於儒者涉足釋氏之教而最終棄離釋氏迴歸儒家者叫做逃禪、逃禪以歸儒,變贗以求真,即逃離禪而回歸於儒。

    這位理學聖人年輕時亦嘗留心於禪,讀儒書,以為與佛合,但他最後做出的是逃禪歸儒的選擇。如其詩句所謂:“逃禪公勿遽,且畢區中緣。” 因而,在這類出入佛道的問學一路中,避佛而逃離禪佛的稱之為“逃禪”。

    不過後來佛門為了消除逃禪帶來的影響混淆儒門主張,又把逃禪說成學佛。

    大報恩寺中的僧人既可以用前一種解釋,也可以用後一種解釋。按照佛門的說法,他們是從儒門逃至佛門的學佛之人,按照儒門的說法,他們只是暫時涉足佛門,最終還會離棄佛門逃回儒門。無論是那一種說法,這些僧人都與儒門有著極深的干係。

    塔林就在天下聞名的琉璃塔後面,乃是大報恩寺歷代高僧遺蛻舍利的存放之處,有幾位苦行僧人長駐此地面壁參禪,同時也有守護之意。所以此地是禁地中的禁地,不說尋常香客,就是寺中僧人也不得入內,只有方丈主持和幾位長老才有資格入內。正因為如此,這兒在平日裡顯得異常冷清,讓獨自走入其中的鶴氅儒士十分刺目顯眼。

    鶴氅儒士如入無人之境,未見有僧人阻攔,也未見傳聞中的苦行僧人現身,只有一座座供奉高僧舍利的石塔,沉默而立。

    穿過塔林之後,豁然開朗,是好大一塊開闊地,這兒山勢頗為平緩,可以眺望金陵城,誰也不知道在冷寂陰森的塔林之後,竟還有這樣一塊碧草鮮花地。